汉字作文

时间:2023-06-20 15:10:57
汉字作文十篇

汉字作文十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汉字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汉字作文 篇1

8月2日晚上八点半,我观看了CCTV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后浙江队取得了胜利。在观看大会的过程中,我渐渐开始发现我自己竟然不能写对多少词, 于是乎我就在网上找到那些词,准备录好音,做个测试。

可是由于我对拼音的生疏,录个音也是磕磕绊绊的,一个词就要赔上好一会儿。结果58个词语,录了一刻钟才录完,此时的我已是精疲力尽,直接扑向了床。休息了片刻我就正式开始了测试。第一词是“光绪”,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顺利地写完了。可刚到第二个我又犯了难,“甲胄”这个“甲”不是问题,但是“胄”可害惨我了,最后胡乱写了个“宇宙”的“宙”了事。紧接着三个词我都顺利写完,可又来了个小插曲,“味同嚼蜡”的“嚼”我又不会写,于是就写了个半边。接下来的词啊,我要么提笔忘字,要么完全不会写,记忆的齿轮老是卡住。第37个词开始的难度增高,使得我后面一个词都不对。与正确答案对比时,才发现我的正确率低的可怜,一共才对11个,还有几个被马虎掉了。我仔细分析了原因,然后为避免以后碰到少错些,我将这些词语记了下来。

过了会儿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了,上了百度查起了汉字的演化历史。汉字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在传说中汉字是由仓颉造的,在出土的文物中,最早的是出土于湖南舞阳的划刻符号。在几千年的演化中,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看到这儿,我不禁佩服老祖宗的聪明才智。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汉字这个文化的印记传承下去——尽管这是件很不简单的事。

汉字作文 篇2

一种方正端和的文字,框架出中华民族千年格局;一种通达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华夏人民旷远气度。汉字,何以独立于世界文字,在几经变迁后仍融于民族血脉而源远流长?

我想,当你屏息注视,当你聚焦笔尖,你会明白,它每一处连缀、每一抹转合中的刚柔并济,圆融大方。

就来源而言,众说纷纭之间,指向的莫不是汉字之取材提炼于生活。目所触及、耳所遇见皆能化为笔尖简洁而形象的线条,君可见,甲骨文中,“水”有其流畅波澜,“火”亦不失其簇拥明烈之势。抽象的、具体的都在想象力的喷涌下于指尖发端,其包容万象、超越视野不正是中华民族兼容宽厚而探索奋进的精神写照吗?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思想的依托,其形式上的独特于多样同时迥然于其他文字。隶书、楷书等书写字体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表达,或端正、或洒脱的书写满足了我们的个性表现,这是千年历史润泽出的艺术气度,更是民族气质外化成的弹性与张力。

提及汉字,我们脑海中油然而生的便是方正,的确,方块字的概念是深入每一个中华人民的骨髓的。单就“中”字而言,没有曲折回环的笔划,没有艰涩复杂的字形,而是直接磊落地平直铺展,这样的泰然,才能承托起中央、中直等含义的不偏不倚,才能傲立出中华民族的中庸得体、大气方正;这样的汉字,正是民族刚健有为、锐意进取之气象的最好诠释!

然而华夏人民深谙过刚易折的道理,于是以柔内化,交汇出张弛有度而经久不衰的民族生命力。与汉字而言,你可以从各样书法的笔划连络中有所体悟。它从不拘泥于固有样式,而是灵活交错,皆出于心,造就一种线条的艺术,一种诗意的连缀。是的,汉字有其方圆融合,民族更当刚柔并济,这在于汉字刚柔形式的和谐共存,更在于民族端正通达的相得益彰。

汉字之美,更美在民族文化指引下的内涵。它不止步于“形声”、“象形”的构造形式,更可贵的是凡下笔,你能感受到每个字背后的思想内蕴。以“国”字为例,疆域之内,是玉的透润,这玉,可以中华民族包括汉字在内的文化创造,更当是创造背后独立于世界,一往于前路的民族气度。它能以一个蕴意为起点,延展出每一种可能,而这些可能,亦同时凝结至每一个部位,这其中所体现的宽博精深,正与民族圆融气象若合一契。

在物质与精神并行,科技与文化齐飞的当代,汉字不会缺席,民族仍在前进,而我愿以只手之力,以汉字为书,写就民族生息气象。

汉字作文 篇3

你从远古走来,氤氲在方格纸上,你被笔芯禁锢了太久,少有你彼时的风采。六千年的光阴,褒贬不一,时代发展的流水线迫使你变得呆板,逐步沦为彩色屏幕里的黑白的标本,但总有人真正了解你的绝世风华,且吟且唱你的美,你——汉字

还记得,曾对你痴狂到在一张纸上重复你的名字。从小到大,不知写过多少英文字母,但只有写下“汉字”二字是才会心潮澎湃,苛求着一笔一划的真挚情感。小时候,学了多年的书法,从一开始的厌倦,到后来的讨厌,再到豁然开朗,而现在爱不释手。一幅《兰亭序》,洋洋洒洒要写两三个礼拜,就这样一遍一遍大概练了三年,一次有一次的体会,一次比一次更深刻的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初学书法,我用稚嫩的手指,以宣纸为载体,恭恭敬敬的学起一撇一捺,腰杆酸得很,手也不自觉的发抖,脚后跟压麻了,汗珠一滴滴往下掉,混在刚写的笔画墨色中,渐渐的云开,中间的墨色浓,向四周如涟漪一般逐渐变淡,与宣纸的白又融为一体,窗外的余晖散落下来,白色的宣纸泛起了黄色,待一张纸彻底写满,我才能去一旁玩耍,现在想来,汉字对我的影响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就让我且吟。“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苍茫宇宙间,何处才是你的净地,时间的洪流中,你屹立不倒,保持着至深至美的情怀,承载一个国家的灵魂。“雨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你的举手投足滋润着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讴歌人世的真善美,你的气息浪迹于山河湖泊,随行的是你独有的古风古韵,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红尘往事。

就让我且唱。“一横一竖勾勒龙的神气,一撇一捺挥洒龙的飘逸。”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而你的姿态则是龙的精神傲气,你用与众不同挥毫泼墨,停顿圈点,展示给世界潇洒飘逸。“字里行间飘洒浓浓情意,烙上了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印记。”你让文人墨客有了情感宣泄的窗口,创造出风花雪月般的浓浓情意,给中华民族,给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就是你,汉字。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有你依然不变。追寻记忆的根须,一起且吟且唱汉字美。

汉字作文 篇4

你在书中,在电视上,在笔尖下,你就是——中国汉字。

你的历史是那么悠久,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哪一样不值得我们感叹呢!

汉字,你化身为一本厚厚的书,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汉字,你成为大家的安全小助手,时刻提醒着大家的安全;汉字,你化身成一首悦耳的歌曲,给大家不同的心情。你无时无刻不在大家身旁。没有了你,大家会很茫然。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你了,你看,你多么伟大,大家都用你谐音来做广告宣传语。"默默无蚊"就是关于蚊香广告的。 ……此处隐藏1191个字……藏于身体下方,准备随时捕捉猎物。看吧!他是那么矫健、威严,就像中国,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有“传”字,它的传承,正如它的字形一样,曲曲折折,历经艰险。它的繁体为“傳”。乍一看像“师傅”的“傅”,而任何事的传承不正是由师傅传给弟子,再由弟子传给弟子的徒弟这样周而复始吗?看“傅”的右下部分,是一个“寸”字,正如它所示,传承本身就是有一个一点一滴、一分一秒累积的过程。

再说“人”字,“人”字在古文字中是象形字,状似一个人侧面而立,也像是一个正在向前行走的人,一直向前,永不止步。正如崛起中的中华民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从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再到申奥成功、世博的举办,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在证明我们的祖国在不断的融入世界,并逐渐成为全球领头国家之一!

“传”与“人”连在一起,便成为“传人”,即人的传播延续。再加一个“的”字,将“龙”与“传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传人”就不再普通,而变成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的传人”。“龙的传人”只这四个字,就代表了一个种族——那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他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与这文字一起,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走到今天。

在看这品、晶、淼、犇、鱻……它们是多么有趣,多么神奇,多么富有生命力!它们就是中华汉字!它以它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不断探索它的奥妙,发现它的美丽。

正如歌中所唱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华汉字,不仅是在中国,它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汉字作文 篇8

常常流连于古人的诗词歌赋,但觉古人寥寥数句,或奇伟磅礴,或阴柔秀美,便即跃然纸上,便叹道汉语神奇。无论鸿篇巨制,抑或散文小品,均能使人浮想联翩。思绪到处,文字仿佛已不是文字,字里行间尽是画卷。

在汉语文字间,想象,俨然成了必备的工具。

于是,便佩服上古的仓颉,是怎样,才能勾起一个民族的全部想象力?比如一个“旦”字,几千年未曾改变,只区区五画,便勾勒出旭日喷薄,阳光普照,而它恰恰是“早晨”之意。想必,汉语当是最简洁,最有内涵之语言吧。

“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歌唱晚,响穷蓬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此句当为自古秋色之魁首。秋的凄凉哀婉尽付字间,跃入眼帘的是字,到了脑海,便成了一幅绵延千年的画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玉环的奢靡一笔写尽;“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箫声悠悠,更添夜之凄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风物尽融入诗句中。

因此方知,凭着汉语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堪称最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国外有人说中国人因教育体制而缺乏想象力,真是无稽之谈。恰恰熟稔拼音字母的洋人学汉语时却缺乏理解能力,可见,汉语是想象力的试金石。

想象力,决不仅仅是能设计出飞机大炮或能进行科学上的创造,或许,连三岁小儿也能心领神会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有些人也一生都无法理解呢。

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我想,我们应该感谢汉语,在漫长的岁月中,汉语汉字将我们陶冶成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将我们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化外之民,变成了看见残砖破瓦间的一枝野花便能吟诵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浪漫民族。最重要的,汉语汉字赋予了我们其他民族不具备的想象力。

书写在泛黄的典籍上的方块字,是行间的画卷,是字里的山水,是无声的韶乐,足以使我们“三月不知肉味”。汉语汉字是整个中华民族,十数亿龙的传人想象力的源泉。

感谢汉字,行间的画卷,教会我们,在思想的天空中恣意翱翔。

汉字作文 篇9

经过了一周的学习,第五单元我们爱汉字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下午圆满结束。大家对这个单元的汉字有了一定的了解,收获了许多知识。

第一天同学们跟随乔老师遨游了汉字王国,了解汉字的奥妙。由乔老师分成的四个大组回家后各自搜集资料、制作PPT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那时的同学们已经深深地陶醉在了汉字那美妙的王国里。

到了正式汇报的那天,同学们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分别登台汇报。

第一组首先跟同学们介绍了字谜的结构和猜字谜的方法,然后与同学们开展了猜字谜活动。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参加。

以刘鑫为组长的第二组向我们展示了具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笑话,生动活泼的内容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第三组赵霁新、孙振贻、范宣和、马浩轩首先从汉字的起源讲起,讲了仓颉造字的传说和结绳记事说,使同学们更深一步地了解了汉字的起源。

下来是第三组的另一小组的同学们为大家讲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行书,中间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圆圆胖胖、笔画复杂的字到瘦瘦长长、简简单单的字,让人们写起来更加方便。

第四组也是分成了两个小组来为同学们展示。由高乙菲、周佳怡、赵英吉、王梓畅、李浩月组成的第一小组与同学们开展了绕口令大闯关,以欢乐的气氛结束了她们的汇报。李雨娇、李怡娴、宮靖宇、张缘、刘奥梦组成的第二小组先和大家介绍了汉字的历史,然后和大家分享了有趣的汉字组合、汉字笑话,最后每个人都为大家表演了绕口令。

汉字多么有趣啊!在现实生活中它无处不在,书里用到它、招牌用到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它活泼可爱、端庄优雅,我们应该尊重它。

汉字作文 篇10

汉语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喜怒哀乐,借助方块字,宣泄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

“自太初有字,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地”。

汉字又是帮助海外游子跨越大海阻隔的心灵的筏子。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象磁铁般的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每一笔,都是饱蘸着华夏碧血写就的。在海外,无论你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几多慰籍几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

汉字不老,自仓颉造字开始,汉字就以其浩瀚广博抒写着华夏历史,以其灵秀展示着炎黄之精神,开辟和注解着历史,正是有了方块字的诞生,才有了《左传》《史记》,才有了四大名著,才有了新文化运动,才有了屈子、司马迁,才有了曹雪琴、鲁迅。通过汉字,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知道了中华大地的千年风云,明白了东方巨龙的深刻内涵。在秦始皇的烽烟滚滚中,汉字没有被毁掉,在侵略者的生灵涂炭中,汉字没有被毁掉,在西方列强的奴化政策下,汉字没有被毁掉,始终以方块字的骨骼在支撑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现在和未来,永远。

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要保护汉字,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让汉字成为不朽的语言!

《汉字作文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