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春节的作文1400字合集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400字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作文1400字 篇1我老家在农村,每年最开心的日子,无异于春节。在老家,腊月二十就要开始准备春节。
腊月二十一到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把旧房屋里的灰尘、废物全部扫掉。
腊月二十六,家家开始准备对联、年货、菜留着二十九晚上煮年菜。
除夕,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家家户户准备年菜,贴对联,更要挂上灯笼,不知不觉就有了年味。孩子们最开心啦,可以吃好多好吃的。晚上,每家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家家灯火通宵,火红而美丽的灯笼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大家吃得很饱,会邀请亲戚朋友来家里闲聊,吃年货,看春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们小孩子呢,就约着朋友一起到田野上玩。过了9点,庙会现场放出美丽的烟火,大家跟着欢呼。到了晚上11点半,小孩子停止玩耍,大人们停止闲聊,叫一家之主来放鞭炮。“啪啪!”新的一年就在响亮的爆竹声中来临了。
正月初一,这是一个拜年的日子。早上,大家必须吃长寿面,不下两碗不停。这一天不准洗澡,母亲在家接待客人,父亲去拜年,小孩去玩。到了下午,父母亲就换一下。晚上,孩子们要去找亲戚们讨压岁钱,还要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人们只好给。
正月初七,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也是年,只是意义上的不同。同除夕一样,晚上也吃大餐。
正月十五,春节的最后一天,庙会举行的更加热烈。晚上真精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挂满灯:有纸灯、纱灯、牛角灯这一天晚上,我们都要吃元宵,愿来年继续团圆。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日子,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是招财进宝的日子。大家也要好好过春节哦!
【篇八:初一春节记事作文】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民族风俗也不同。北京的春节热闹非凡;闽南的春节笑声不断;东北的春节饭菜可口;而潮州的春节又是怎样的呢?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随我一起去了解吧!
潮州人在腊月二十四那天,就开始迎接春节的到来了。潮州的特产特别多,因此,这些特产成了过年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各家各户都要准备这些东西,其中,潮州人准备得最多的是红?。红?是由发酵?包着糯米、香菇等食料精制而成的,关于它的意思有很多,有红红火火、五谷丰登等。另外,潮州人还要拜神,以及大扫除。
到了腊月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人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大家都要祭祖,摆上鸡鸭鱼肉,插上香烛,便可以祭祖了。祭祖时每个人都要叩三叩,叩头时可许下来年的愿望。人们可以利用祭祖的时间,除旧布新:贴上红红的对联,传统的人家还挂上红红的灯笼。小孩子贴到别处放鞭炮,一串串鞭炮火花四溅,仿佛要把祝福送进千家万户。下午大家吃完午饭后,早早地沐浴穿新衣,开始期盼团圆饭的到来。到了晚上,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吃一年中最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这一夜的团圆饭,对于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有公务脱不了身,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饭桌上,男人们互相敬酒;孩子们开始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收红包,图个避邪求吉;而厨房里,勤劳的女人们正忙着做菜。吃完团圆饭,大家围在一起聊天、喝潮州工夫茶,唱潮剧。
正月初一,这对潮州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一页,人人早早的起了床,有的去拜年,有的在家接待客人,有的趁假日的时间出去游山玩水,还有些女人拖儿带女回娘家看望父母。街上真热闹:鹤发童颜的老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兴致勃勃地漫步着,说笑着;高大的青年男子也一改平时的严肃,温习着儿时的功课──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几个年轻的妙龄少女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在互相逗趣、取乐;天真烂漫的孩童们,戴着漂亮的围巾,帽子和手套,穿着各式各样的棉袄,嬉笑着出入于货物琳琅的商店、趣味无穷的游乐场。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对潮州的春节来说是一个高潮。在那天晚上,人们带着儿女,提着形态各异的花灯,漫步在挂满灯谜的大街上,大家总要停下来猜猜灯谜,不是为了答对题时有礼品,而是为了一份答对题时的喜悦。潮州的元宵节还有一个传统:那天晚上,小孩子必须吃甘蔗,据说在这天晚上吃了甘蔗不会蛀牙。
潮州的春节,具有浓厚的传统味道,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有快乐,还有家的温馨与美好。
春节的作文1400字 篇2在我看来,春节是凝结在舌尖上,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春节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在小年这个春节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饺子永远是一家人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起摘韭菜,春节与家味道就在这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肥而不腻与韭菜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春节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食材,却能调出美味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那种浓烈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调节作用。不过令我疑惑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一种对美好生活寄托与尝鲜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那是一定,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现在,肉店里有卖机器压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味道品相还是不错:清汤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咸味。
……此处隐藏7830个字……做出的山粉软硬适中,呈现一种半透明的琥珀色,让人心旷神怡。这时,合成工序开始了。大姨用汤匙将和好的山粉舀入“咕嘟嘟”冒着气泡的红烧肉中,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煮上十分钟,好让山粉圆子入味,起锅时,会再撒些小葱蒜,味道便更上一层楼了。等一大盘子红烧山粉圆子上桌,吃一口,嚼劲绵软,滑爽异常;咂咂嘴,猪肉的浓香和山粉的清香汇合成的鲜香,充溢了你的口腔和鼻腔。这时,你就会感受到做一个牌楼人是多么的幸福。
好戏二:荠菜
荠菜,俗名地儿菜,长在乡间的小路边、菜地旁,每到春节,我们家都会去挖些荠菜。迎着并不寒冷的风儿,头顶和煦的冬阳,踏着轻快的脚步,哼着也许不成调的小曲,我们出发了。大家先去寻找一块长有荠菜的地块。爸爸用他的`火眼金睛寻找着荠菜,妹妹负责提篮子,我和妈妈手拿菜刀、剪刀挖荠菜。荠菜的茎和叶一般紧紧地贴在地面,我掀起它的茎和叶,找到它的根,轻轻地一剪,一棵完整的荠菜便收入到了妹妹的篮子里。一棵,两棵,一把,两把,篮子里的荠菜不断地增多,而我的手也开始发酸,腿也开始发麻。爸爸说:“你确实需要这样的‘劳动改造’,要不然,你就不知道劳动的滋味。”终于,小篮子满了。妹妹拎着篮子骄傲地走在前面,我们拎着工具畅快地走在后面,浑身轻松。
回到家,外婆把荠菜仔细地洗净。这时的荠菜早已不像刚才那样灰头土脸,变得青丝秀美。然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备好一锅肉汤,把一大把荠菜丢入锅中,让它们在锅中惬意地翻滚。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原先褐色的菜叶变成了碧绿色,原先碧绿的菜叶变成了翠绿色。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变化呀!夹起一筷子烫熟的荠菜放入嘴巴,嘴里立刻好像有一支名为“清香”的爆竹被点燃了,荠菜的鲜香在口中游走,齿缝、上颚、舌根,无处不留下了它走过的痕迹。再轻轻地咬一口,荠菜的汁水尽数地喷涌出来,让人感到口舌生津。把荠菜咽到肚子里,从舌尖到喉咙以至肠胃,全都唱着响亮的歌。
用荠菜包饺子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咬一口,荠菜汁水马上流到你的嘴里,那是何等的美味啊。如果再佐以老醋和蒜泥,那更是锦上添花,妙不可言了。
好戏三:风味腌菜
说起腌菜,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饭店里上米饭的时候,就会附送上一点腌萝卜什么的。可是一碟小小的腌萝卜也是有学问的。大姨说:“腌腌菜的人,手上的汗毛不能太多,汗毛太多,说明汗腺发达,腌出来的菜会发酸。”看来,“万事皆学问”这句话真是不错啊!
腌菜的种类很多,有腌豆角、腌黄瓜、腌蒜子、腌刀豆、腌萝卜、腌辣椒、腌白菜、腌洋生姜,还有腌雪里蕻,甚至还有腌蒜苗,各有风味,各有特色。白嫩嫩的腌萝卜清脆可口,非常下饭;褐色的腌蒜子酸中带甜,清热下火;火红的腌辣椒,刺激味蕾,提神醒脑。每次过年,大姨都会做出一瓶瓶的腌菜送给我们品尝。吃下的是小菜,感受的是风味,收获的是快感,品味的是生活!
有网友说,过年就是胡吃海睡。可我不同意,品尝人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美味能叫胡吃吗?辛勤劳动后的小憩又怎么叫海睡呢?
在皖南的池州贵池区牌楼镇的济公村,有着一群勤劳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演绎出了一幕幕舌尖上的好戏。对此,我铭记在心,终身不忘。
春节的作文1400字 篇8“噼里啪啦”,春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贴春联。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新的一年的开始,预示着我们长大了一岁,美好事物将来临,谁不高兴呢?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穿着新衣服,拿着大人给的压岁钱,准备去买个痛快。 走亲戚,大多数人更是争着去。 可是大家都高兴的时候,我却高兴不起来。 清晨,听见屋外小孩子早已大喊大叫了,可我还躲在被窝里不愿起床,你想想,被窝中的舒服感觉谁愿离开!可还 没等我舒服够,妈妈已经扯破嗓门叫我快起床了。我将被子一扯,蒙住了整个头,可无济于事,妈妈已走进了房间,下了一道圣旨:“今天全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快点准备!” 我生来性格内向,不愿串门走亲访友,但无可奈何,今天是初二,所以也不得不去外婆家拜拜年。 我们全家人已准备好出发了。天啊!拎几大包东西,岂不是想累死我,偏偏又要我拎,我更加不高兴,说:“你们走前面吧!反正我走不快,我会跟上的。”拎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向外婆家走去。 去外婆家全是山路,挺累人的。约摸走了两三里路,我放下东西,拿起手一看,有两条红印子,动一动,弯都弯不过来。痛,我气愤极了!就在这时,一瓶不争气的酒滚了出来,我捡起一看,连崭新的标签上都有几条小脏痕。 还是继续上路吧。 总算到了外婆家,他们有说有笑的,可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闷看电视,想着心事。 过了几天,外婆她们家的人来我家了,礼物全放在书桌上,我翻着看着,看呀看……啊!那瓶酒不就是我拎去的吗?标签上的几条痕迹还在呢! 是那瓶,一定不会错,绝对是那瓶! 我愣住了,春节,是一个欢庆的节曰,是人们走亲访友的盛大节曰,可是谁出的馊主意?为什么要送春节礼物,难道不送不行吗?而且最终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天,我手都拎得好酸好酸,可又拎回来了,有什么意思?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但愿以后过春节不要送这送那,在春节走动走动就是,没有必要非得送什么礼物,也更轻便! 简评:走亲戚,也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风俗,平时难得走动的亲戚,在这时也要亲热亲热。一般说来,是令人愉快的。而本文没有从众,又是做反面文章。当然,更妙是在讨厌中透露出一种明智的处世观,自然地鞭鞑了一些陋习。读完本文,也就会给读者一些警醒和启示。只是似有仿效的嫌疑。 春节随记 (3) 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 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 “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是几位小朋友在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得清晰可见,远处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随着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惊喜的欢呼声。小河之畔,时而隐现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漫延。 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年的到来。走亲访友 “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原来是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致问候。而伙伴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跟你拜个年!”手中的钞票也多了起来,甚至手中还会赚得一大把香烟。而这大多是送给自己的老爸,有时也会试着抽一下,可咳嗽几声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们则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声细语地说着什么。大人们在一起谈谈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着TV节目,精彩的节目时而惹得老人们会心地笑个不停。 过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团圆,每个人都春风满面,每个人都嘴角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