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休息室管理制度](https://img.hxli.com/upload/573.jpg)
员工休息室管理制度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员工休息室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员工休息室管理制度1一、目 的
为了加强中心员工夜班休息室的规范化管理,以保持清洁、整齐的休息环境和秩序,从而保证员工得到充分的休息,特制定本制度.
二、员工责任
员工休息室的员工须遵守本制度,同时有义务保护、爱护公共物品设施,爱惜休息室的生活环境。
三、休息室开放对象及申请
1.员工休息室主要为晚班下班后,不便回家的员工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2.员工休息室午休时间,主要针对孕妇、身体不适、部分早晚班员工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3.员工需通过生产网电脑进入员工休息室录入系统进行提前登记床铺,床铺先预订先得。
四、休息室管理规定
(一) 使用管理规定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软件园及仓山大楼休息室由中心热线一室负责日常管理;乌山大楼休息室由中心话务二室负责日常管理。
2、员工按事先预登记床位休息,不允许转让或更换床
位,也不得擅自留宿非公司人员。
3、员工不得擅自调换、多占、抢占房间内公共物品(如床上用品、床头柜、床位等)。休息时须关好房门,贵重物品应另行保管,遗失自行负责。
4、员工不得随意改造或变更房内设施,不得将私人物品存放于休息室内。
5、休息室用电不得浪费,做到随手关灯及空调。
6、员工休息后须整理好床铺,备下一位休息者使用。
7、员工必须爱护室内的公共财产,若出现故意损坏或恶意破坏公共财产现象的,维修费用由员工负责承担,同时,视情节轻重加以处罚。
8、休息室开放时间为:每天的12:00-16:00和18:00-次日09:00,其余时间为清洁、通风时间。
9、休息室作为夜班员工临时休息的公共场所,不允许员工长期过夜留宿。
10、休息室分男生休息室及女生休息室,休息期间严禁异性入内。
11、中心将结合每月基础质量检查对员工休息室的使用及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抽查,结果在中心内部进行通报。
(二) 纪律管理规定
1.员工休息期间,进出小声关门,不得大声喧闹或发出大的噪声。
2.严禁在休息室内吸烟、酗酒、打架、、吸毒等不良行为,一经发现或被举报,则按照中心人力资源室的相关考核规定处理。
3.在休息室内需将手机调为振动模式,尽量避免在宿舍内使用手机,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4.员工不得于休息室内的墙壁、橱柜上随意张贴字画或钉挂物品。墙钉打钻时容易触碰线路,引发线路问题甚至生命安全问题。
(三) 安全管理规定
1.休息室内不得擅自使用各种电器、明火器具,私拉、乱接电线。
2.注意休息室安全,严禁携入易燃易爆物品,室内不得使用或存放危险及违禁物品。
3. 休息室内严禁吸烟。
(四) 卫生管理规定
1.员工不得在公共走廊及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物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员工不得将快熟面、快餐等食物带入休息室食用。
3.物业处定期在每天上午9:00-12:00和下午16:00-18:00对休息室清洁通风,该时间段内员工必须离开休息室。
4、中心出于人性化管理考虑,每个节点固定1-2个休息室延长休息时间,延长时间如下:上午休息时间延长至10:30,下午延长至17:00。其余时间为休息室清洁通风时间,员工必须自觉离开休息室。
六、对违反以上任何规定的员工,按照中心下发的安全检查实施细则进行考核及通报。
员工休息室管理制度21.工人休息室是提供给员工工作之余休息之用,日常管理由各管理员负责。
2.员工应自觉维护休息室卫生,严禁在休息室内乱贴乱画;必须保持桌椅清洁与整齐,严禁吐痰或乱扔废弃物。
3.爱护公物,不得将桌椅、报刊等物品带出休息室挪作他用,违者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4.禁止在休息室人打架、斗殴、赌博等法律法规不允许的行为。
5.休息室内禁止饮酒,第一次发现处500元罚款,第二次发现予以开除处理。
6.节约用电,最后一人离开时随手关闭灯。
7.非本单位职工不得进入休息室休息。
8.不得在休息室使用电炉取暖、做饭,一经发现,将予以处罚。
9.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及放射性物品带进休息室。
10.工作时间内禁止在休息室内逗留。
员工休息室管理制度3为调剂工作节奏,方便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适当的放松,公司特设立了员工休息室。为了维护休息室的正常运转,保障每位员工的利益,方便管理工作的开展,现做如下规定:
一、休息室开放时间为早7:30——晚22:00。
二、休息室保持整洁,物品摆放整齐,严禁在室内乱写、乱画及污损墙壁等,不准向走廊扔杂物,泼脏水,严禁在休息室内大声喧哗。
三、员工在离开时要关闭电源,防损部每晚做最后检查。
四、严禁在休息室更衣柜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防损部将定期对休息室进行安全检查。
五、严禁将贵重物品(包括钱、手机等)放于更衣柜内,否则,丢失自负。
六、员工如无特殊情况,不得将家属、朋友带到员工休息室。
七、休息室的更衣柜及桌椅均为公司的财产,应妥善使用和保管,如有损坏,按公司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八、公司配备的更衣柜由使用人负责管理。属于正常损坏的,应及时报修;如有钥匙丢失或非正常损坏,责任人应照价赔偿。
九、休息室更衣柜由综合部调配,员工不得私自调配。
十、员工离职时交出更衣柜的钥匙后,方可办理退还更衣柜押金事宜,对丢失或不归还者,更衣柜押金全额扣除。
十一、各部门实行轮流值日制,保持走廊、休息室的清洁。
十二、以上规章制度,请各位员工自觉遵守,共同维护,违章者将给予严肃处理。
员工休息室管理制度4员工休息室主要用于当班员工中午、晚上吃饭,上班前更衣及储物使用。为使员工休息室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整齐的环境及公共秩序,使员工获得充分的休息,以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自觉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卫生习惯,保持休息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每天中午及晚上吃完的剩菜、饭自觉打扫收拾干净。不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等。
二、自觉爱护公物,不在休息室内外墙壁上乱张贴字画,涂写刻划,室内锲 ……此处隐藏5275个字……在必要的时候安排员工加班,最好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即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家法定休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工资基数是企业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时的争议焦点,所以建议企业明确工资基数的计算标准。另外,建议企业在发放加班工资的时候最好有相关备注,做好与基本工资的区分,以明确企业确实支付员工加班费。
十一、加班、调休制度
1、公司不提倡加班,若因自身原因(包括工作能力欠缺、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完成基本工作量而需加班完成的,不按加班计算。
2、若因额外工作量公司安排加班的,由行政部记录加班时间。按月总结核算,以奖金或假期形式(调休)兑现。如申请调休的,原则上须提前三天申请,由主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领导批准后,到行政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经批准的调休事假可不扣发工资。
3、公司安排加班至晚22点以后的员工,次日到岗时间可延迟至10点,加班至凌晨可调休半天(领导提前批准的情况下进行)但到岗后应主动向行政部说明情况,并进行登记。
4、公司安排加班的员工,地铁、公交停运之后,可乘坐出租车,车费据实报销。
5、除公司安排加班外,员工自行加班行为不享受加班调休,且不得影响次日考勤。
6、公司安排加班行为,由公司负担员工加班夜宵。
7、享受业务提成奖金的部门和员工,不再享受加班奖金或调休待遇。
【风险提示】
企业规章制度也可以成为企业用工管理的证据,是公司内部的“法律”,但是并非制定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以及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都由企业举证,所以企业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注意收集和保留履行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的证据,以免在仲裁和诉讼时候出现举证不能的后果。
车间管理制度范本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早会制度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任或班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班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班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
5、班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任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1)一天以内由班长批准;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3)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4)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2、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无钮扣,无外口袋)、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洁且每天必须更换。
3、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车间。
4、进入车间应洗手消毒,工作过程中按规程洗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5、车间内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6、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必须达到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
7、新参加工作的生产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并妥善治疗。
8、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
(1)开始工作之前;
(2)上厕所以后;
(3)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4)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5)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
9、生产车间内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凹坑、缝隙。车间内禁止使用一切竹木工器具和容器。
10、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11、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其浓度。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12、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
13、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14、车间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5、同一生产现场内不得同时生产两种类别的产品,也不得同时加工影响车间卫生或产品质量的副产品。
16、车间内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将使用的空罐。空罐只能装填产品,任何时候不能盛放有其他物品,以免误入生产线造成质量事故。清洗车间时,必须移开或遮蔽好生产线上的空罐,以免沾污。
17、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18、生产车间和其他有关工作场地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地面不得出现大规模的积水现象,生产中的废弃物应随时清理和清除。
19、车间内的更衣室、挂靴间、洗手消毒间等,应经常进行清洗及消毒,保持其清洁。
20、车间周围应定期或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以防止害虫滋生,车间使用杀虫剂时,不得污染食品,并尽量避免污染设备,工器具和容器,使用杀虫剂后应彻底清洗干净,除去残留药剂。
21、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无明显水汽、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