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1-07 13:51:25
【精品】四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

【精品】四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杜老师执教的《春联》这节课,可以说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语文课。李老师通过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达到真、实、活的教学境界。这节课的教学,有如下特点: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李老师这节课的目标是:诵读文中五副对联,理解意思,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感受对联的音律美,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并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二、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实现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这节课紧紧围绕五幅春联对联,通过读春联、悟春联、配春联、选春联、送春联这几个环节完成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过程,学用结合,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1、读春联——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春联的意思;

2、悟春联——感悟春联对仗、音律美的特点;

3、配春联、选春联、——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突破了教学难点。

4、送春联——课末,根据教学内容,给孩子送春联,把学习内容引向课外,体现了母语教学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三、多样化的教与学活动,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五幅春联的学习方法不同,前四幅对联是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来后,通过两次的读:一读学习积累,读懂课文内容;二读,抓春联中关键词读出自己的感受、见解领悟春联丰富的内涵;在这一过程的学习中,李老师先引导学生,扶着学生学习一幅春联,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读,在小组里说说,然后全班交流;第五幅对联让学生通过读、悟春联,配春联、选春联、体会春联对仗美、音律美的特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的思维、情感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互相启发中清晰、丰富,孩子们在这之中自主调动知识积累,合作探究,积极实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及文化性。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

此外,教师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过渡语、导语、问题的提示语等(如:让我们为祖国的欣欣向荣而高兴地读吧,让我们为祖国的欣欣向荣而自豪地读吧,让我们为祖国的欣欣向荣而骄傲地读吧;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祝愿送给祖国吧,送给远方的亲人吧,送给听课的老师吧,留给自己吧……)一步步引领着学生走进春联、融入春联、超越春联,将本节课的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课中这些灵动的语言催生着情感,唤醒着情感,丰富着情感,同时,它也使这节课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累,蓄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真正体现“课堂上放而不野;收而不僵;活而不乱;实而不死”的特色。

四、善用媒体,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杜老师课件的使用恰到好处,化解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争吵》是S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读本文的生字新词,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重点、难点: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生字词。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3、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完成本课作业练习。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朗读能力,通过自学能够自由朗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而四年级的孩子特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对新事物、新问题的出现抱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语言重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由于本班学生属于新分班级,学生差异大,回答问题不主动。

三、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 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探究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创新教育中所说的研究性学习,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对他们而言,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本课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把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通过课堂上的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重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说设计意图

通过调查报告形式结合学生探究,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课文的内涵。从中感悟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挖掘人物形象特点。利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五、说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认识事件——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绝于耳。

由于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条理清楚,学生容易把握,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我就考虑开展探究性阅读,并且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充分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悟性,显现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课文特点,教师可设计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教师首先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主要事件,从而理清课文脉络。

二、以读促悟,重点探究

在课文中找到思考题的答案:

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几部分写的?你是怎么分的?课文的重点部分写什么?

⑵找出小孩回答德国兵的话,想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⑶在给敌人带路时,小孩有哪些言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⑷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了什么?

⑸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夜莺的歌声,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三、总结全文

我设计两道小题来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总之,本课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议、悟为主要手段,并穿插说的练习,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与体会

一、以读促悟,深究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好洒不品不知其味,好书不读不知其妙,好的朗读可以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化文境为心境、使学生通过朗读,深入文本,走近角色,亲历小英雄与敌人的不同形象,自然受到爱国情感熏陶、在教学实践中我立争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在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取最丰富的营养、我想读完后,学生这样的感受不能不说是对文本一种新的诠释、这样入情入境地读是必要的。

二、以读引思,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写了小夜莺的很多的语言和动作,但是对小夜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却很少,因此我就设计了很多小夜莺的心里想法让学生去想象发挥。比如在第一句里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他停下来,会想些什么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他真的完全忘了吗?(没有)所以课文中一个词用的特别好(好象)好象忘了,其实他不但没有忘,而且在思考着……留给学生补白。学生们都说得很好,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我并没有发现举手的总是这么几个人。也就是大部分人对问题的答案还是不知道的。特别是中等生,他们没有了发挥的余地。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节奏太快了,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有个别基础特别好的学生在紧紧地跟着我的思路走,其他学生或多或少都落下来了。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点死气沉沉。

三、回归主旨,深化感情

总之,本课以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为重点,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说、悟,思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深刻的思想熏陶。但是整堂课下来,学生感悟到的和体会到的不够深。可能这篇课文让四年级的孩子去体会和感受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再次我的引导和提问方式可能不能接近学生的实际,思考的过程也太短,因此出现了发言少,甚至没人发言的情况,对我的课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些都需要好好去反思和改进的。但是,归结结底,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课堂上的应变能力,这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慢慢去体会和磨练出来的,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精品】四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