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5-03-22 15:08:12
【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

【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综合练习7》是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中的一个巩固拓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本次综合练习共安排了七项内容:选字填空、将词语按要求归类、把句子补充完整、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语言实践活动——谈学习的体会、还有名言的学习及写字的指导。学生通过此练习,可以在字、词、句、篇上得到巩固与提高,而且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白,你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二、说学情

三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些较简单的习题了,比如:选字填空、将词语按要求归类、把句子补充完整。这些题目,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再一起交流。而其它练习题则需要老师的引导来进行。相对来说,学生对阅读、语言实践活动的能力较弱。由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学生间依然存在着差异,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差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老师在练习活动中,应对阅读、语言实践活动等学生能力较弱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给学习困难者有多一点的表达机会。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教材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词句,增强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这些教学目标中有重基础的,如:选字填空、练习在方格里写字;有重积累的,如:按词语要求归类、熟记名言;还有重能力的,如:阅读短文,理解文章意思、谈谈自己学了本单元课文后的学习体会,从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四、说教法

《综合练习7》作为一个单元之后的复习课,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已知,使学生在常态中轻松、愉悦、自主的学习交流。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加强引导与点拨。如:在第六环节的设计中,学生已按“学习、时间、动作”的要求把词语进行了归类,然后教师就适时的进行了点拨:想想还有哪些词语也是表示“学习、时间、动作”的,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积累的成语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比赛,不仅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进一步扩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练习中,教师主要采用了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教师只是起了引导与点拨的作用。在熟记名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留出了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诵读铭记3句名言,并让学生对名言进行简单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了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意义。教师还鼓励学生大胆交流类似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中,教师积极营造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利用积极评价策略及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优化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互助。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少年王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为了使学生在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的同时,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运用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专题学习网站来自主学习课文。

本课教学我力图体现以下特色:

一、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注重学生个别发展。

我将诗与画巧妙结合,自然导入课文,创设学习化的、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专题学习网站中,我将文本教材电子化,为重点的字、词、句添加相关的超级链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信息源。网页中的学习目标、配乐朗读、推荐作业等板块,特别是适时提供的学习建议,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章可循。我作为服务者,利用网络的“监看”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加以个别指导

二、营造交流对话环境,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在学生充分浏览网页的基础上,我将让学生相互交流最喜欢的课文内容,并以第四自然段为突 ……此处隐藏8658个字……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教师相机板书:远 大 热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了解太阳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我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请学生默读有关段落,体会一下文章是通过哪些词句写出太阳的远、大、热的呢?并画出有关词句,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集体交流 深入品读

引导学习太阳的"远":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的?

指一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其实,……箭哪能射得到呢?"

2、师强调:对,这几句话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让我们都来读一读,看看哪些词句突出了太阳离我们远。

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通过读书很容易能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这里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陶行知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1)学生谈到数字,教师相机总结:大家看,文章列举了几个具体的数字就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再鼓励学生谈对步行和坐飞机两个例子的体会。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这样引导学生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 ,突破难点。

(2)学生谈完后教师小结:对,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相机出示课件。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追问:为什么用反问句呢?(反问句更能突出太阳离我们远。)

3、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及时的点评,或者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增强自信,体验成功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4、教师小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朗读的方法,学习了太阳的远,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自学太阳的"大"和"热"。

(五)学生自学太阳的"大"和"热"。

这一环节,我意在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困生进行学习,以防他们无所适从。逐步培养学困生的能力。

2、集体交流。

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描写太阳大的段落。(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

3、让学生谈体会,学生谈到"130万个地球"和"一个太阳"时,师相机提问: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

众所周之,合理的语言文字练习设计和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是相统一的,我在学生理解课文中有机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按照先展示读然后谈体会再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太阳的热。

5、教师小结过渡到课文的第二大部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系密切

(六)半扶半放学习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教师引导:通过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课文较长,这一问题具有辐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1。学生读完相关部分后全班交流,师相机评价。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呀,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出示课件)指一两名学生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 学生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这一段,指名配乐读,齐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感情得到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标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体验,有所领悟和思考。我在这环节中就遵循了这一原则。

3。指导背诵本段。

(七)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太阳的特点,并且还体会到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面对着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太阳,你想说点什么?

2、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其实,太阳的奥秘还远不止这些,宇宙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不断探索,希望大家课下进一步去收集有关资料,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五、说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五、拓展延伸

1、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来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精华】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