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三年级语文说课稿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材,P95——98第17课《石头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认识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课前准备:各种石头、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对比导入:
1、同学们,再一次看到大家,老师心里很高兴,所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这第一件礼物就是:出示语文书,问这是什么啊?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语文书用什么用么?(生答)说得真好,老师带来的的第二件礼物就是:出示石头(生答)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同样教给我们知识,这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2、板书课题:17、石头书(齐读课题)
3、当你们第一次读到这一课题,读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
(1)石头怎么能做书呢?
(2)石头书有多重啊?
(3)石头书的作者是谁?
(4)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
(5)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啊?
过渡: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不少啊!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石头书,你们来看看里面有哪些学问?(课件)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富有想象力,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石头书的。
二、初读指导
1、出示自学要求。(投影)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词语自学情况。
(1)快速认读生字。(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学生认读词语。(投影)
4、检查读书自学情况。
(1)师生分句对读。
(2)男女生分节对读。
过渡: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那他们都看到了哪些呢?
5、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
6、小结。
学到这里,你们觉得石头书到底是一本()的书。(课件)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书里有很多知识,里面既有字,还有画,那这些字啊、画啊是怎么形成的,石头书里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将下节课来学习。
四、钢笔字指导。
1、指导写法。
2、学生描红。
字:雨痕、波痕、矿物
板书设计:17、石头书画(化石):树叶、贝壳、小鱼
教后记:通过多遍朗读课文,以老师的感情带动学生的感情,整体感知课文,学懂课文。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捞铁牛》,《捞铁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进河底的淤泥里,和尚怀丙主动提出打捞铁牛,再讲怀丙做了哪些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最后讲怀丙是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的。
本课教学可用两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会认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浮力打捞铁牛的。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的写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4、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怀丙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2、教学难点:⑴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⑵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四、说教法与学法
1、以情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向同学们介绍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由他联系到怀丙,从而激起同学对怀丙的兴趣。
2、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中教给方法。
本课教学中,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法,通过读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交流,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4、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并及时地教学生要爱科学、学科学。
五、说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介绍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之事,由他联系怀丙,激发学生了解怀丙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㈡齐读课题,质疑课题。质疑课题,让学生的大脑迅速动起来,思考与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完课题后能更有目的去读课文内容。
1、谁去捞铁牛?
2、究竟为什么要去捞铁牛?
3、他是怎样捞铁牛,捞到了吗?
㈢带着以上疑问让学生初读课文,整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还要掌握文章的字词。
1、初读课文,不会读的字看课文后字表上的读音,或查字典。
2、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先要认真想一想,想不好的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3、回答阅读课题时质疑的前两个问题。
㈣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第3、4、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要深入理解和尚所做的每项准备工作,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进一步理解领悟作者按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体会作者的言之有序,并设计了以下问题:
1、怀丙为了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打捞铁牛的工作分为几步做的?
3、再看看怀丙又有哪些出色的表现?
……此处隐藏1510个字……研读。在学生对比阅读后,感知到英子的开朗、快乐与忧郁、文静之后,我以::“是什么使英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样关键性的问题自然引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第四环节:聚焦“掌声”,感受浓浓爱意.
在感悟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通过自读重点段,谈体会;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这样层层深入,以读代讲,保证了读的时间,保证了读的形式,保持了读的兴趣.这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此外我还注重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通过抓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用"小英此时在想些什么 "去引导学生体会小英犹豫不定的心理.又如在领会同学们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时,我引导孩子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话,用:"如果小英此时就在我们班级里,你想通过掌声和目光对她说些什么 ""小英听懂了你的掌声吗 "的等生动情境将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终实现了学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场".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五环节联系实际,延伸情感.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在学完课文后,我设置了让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给予爱的掌声的人的图片,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生活,学习中同学们互相帮助"等图片,再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要把你的爱的掌声献给谁,你的掌声中想表达些什么 "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最后的作业设计"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进行一次帮助",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通过这次《掌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也让我们教师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西门豹》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而选编的。课文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他看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就摸清底细,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邺地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生动描写,栩栩如生的刻画了一个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地方官形象,热情的歌颂了他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品质。
2、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对人物言行的描写,细心体会人物品质,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西门豹惩治恶魔、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抓住对人物言行的描写,细心体会人物品质,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西门豹惩治恶魔、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西门豹惩治恶魔、破除迷信的方法妙在哪里。
二、说教法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西门豹惩治恶魔、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
表演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天真无邪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三、讲学法
入境体验法: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参与评价,体验西门豹的高明,使学生在语言感悟中积蓄的情绪得以宣泄,提升人物形象。
四、讲教学程序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交流: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二)入境体验,升华语言的情感性
通过不同人物对西门豹的评价,多角度展现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同时,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参与评价,体验西门豹的高明,使学生在语言感悟中积蓄的情绪得以宣泄,提升人物形象。
(1)、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地,看到的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当他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两个根本原因。这两个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首先是要破除迷信,而迷信的根源是巫婆、官绅在捣鬼。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西门豹是怎样解决河伯娶媳妇这个最根本的
问题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讨论的内容。
(3)、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他是怎么说的?
(4)、“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5)、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送”新娘的?
让学生自主交流文中的语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西门豹惩治恶魔、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
(学生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的对比中捕捉语言的变化,深切体会西门豹的内心世界,充分感悟到西门豹轻话重说,缓话急说的巧妙所在,同时领略作者描写的传神所在。这样的训练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超越文本,提升语言,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6)进入文本角色,参与评价
(观看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动画片段后)
看到西门豹巧妙惩治恶人的精彩一幕,漳河边上站的人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自由发言。
( 通过不同人物对西门豹的评价,多角度展现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同时,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参与评价,体验西门豹的高明,使学生在语言感悟中积蓄的情绪得以宣泄,提升人物形象。)
(7)表演,综合提高。
在表演前先组织学生感情朗读,并指名复述。然后再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头子及卫士等角色,到讲台前表演。要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创造性地加入一些语言和动作。其他学生则是观众,要在表演前后作出评价。
(这样的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天真无邪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三)作业超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讲板书设计:
30、西门豹
救新娘 假话真说巧妙
投巫婆 直话曲说 将计就计
惩官绅头子 重话轻说 为民除害
吓官绅 缓话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