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时间:2025-04-01 12:57:36
【推荐】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模板集锦六篇

【推荐】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模板集锦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让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面,感受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日全天.

三、集合地点:

区实验小学门口东侧;集合时间:早上7:40

四、活动地点:

寒亭街道大埠村(丰华路与北环路交叉路口向东约3公里)

五、参加人员:

四年级三班全体同学(向老师报名者),家长自愿参加(提前向老师报名,或通过学生向老师报名)。

六、人员分工及职责:

1、负责人:家委会全体成员

全面负责本次活动的协调及安全工作。

2、活动分工:李文钰家长负责花生地及厂房现场参观的布置;摄影:(马琪成家长);录像:(孙可欣家长);车辆(尽量大型车)安排(3)辆:(提供车辆者向张老师提前报名);人员清点:(周发韧家长);行走队伍纪律负责:(徒步行走需要家长照看,初步定张子璇、王淑颖、朱荥春等同学家长,另外参加徒步行走的家长可直接向张老师报名);。

3、活动前由班主任强调安全问题,了解学生身体情况。

七、活动过程

1、从实验小学步行约12里路到寒亭街道大埠村。行程路线:丰华路向北 、北环路向东约4000米、见苗木花卉的牌子后向北约500米、见路口向东约1000、叶家庄子村向北约500米即到目的地。途径苗木基地、叶家庄子新农村建设基地、部分小工厂、花生采摘现场。

2、(1)参观一下苗木种植基地;约15分钟。

(2)参观一下部分厂房的操作间;约40分钟。

(3)到花生种植基地采摘花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时间。

八、注意事项:

1、徒步行走:来、去徒步走;不陪同孩子的家长下午4:00准时到出发地点接孩子。

2、一切行动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家长随时监控班级学生的情况,紧急问题及时和班主任联系。

3、进入活动场地以后,重点注意安全、珍惜劳动果实,保护好基地种植环境。在家长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向家长请假。

3、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4、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背包,里面备好中午所需食品、湿巾、小毛巾等,特别注意备足饮水。另外准备一把小铲子;最好带遮阳帽。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 、 “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组建一支基本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四、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这学期倡导主要围绕下列线索进行设计和开发。

1.利用学科课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科课程,同时又是必修课程,不能成为其他课程的附属品,但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打通进行。学科知识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所 ……此处隐藏3852个字……>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20xx 年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20xx 年7月5日——7月9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20xx 年7月10日—8月23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xx 年9月5日前各班向行政办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20xx 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举办“走向社区,走向实践”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

5、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选送10份送中心校参评。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6

暑假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最佳时机,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今年“感知就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与我校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的调研主题为抓手,重点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带动中高年级学生深入社会,感知就业。

一、实践对象:

在校二、三年级本科学生为主

二、调研项目

(1)申报调研项目:

1、医学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浙江省内各地区卫生系统招考的应试水平调研及提升对策研究2、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回访调研

3、浙江省检验行业大学生就业前景的调查与分析

4、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与研究

5、杭州各大学生创业园考察调研

6、“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市场需求调研

7、制药企业人才需求及与我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契合度的调研

8、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2)申报注意事项:

1、各调研项目面向全校学生招募,项目组负责人所在学院团委负责审核并申报以上调研项目,填写《20xx“感知就业”调研小分队申报表》,附上调研实施方案于6月10日前交至就业指导中心。在6月17日前,确定各项目调研队伍,每个项目最后确定一支实践队伍开展调研。

2、调研队伍确定后,就业指导中心给每支队伍提供启动经费1000元,实践结束后根据调研结果给予一定奖励。

3、各学院团委也可根据原有实践安排,向就业指导中心增报感知就业主题相近调研课题,就业指导中心确认后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三、就业体验实践

学生暑期见习计划和职业体验,一是鼓励学生积极通过见习招聘、网络招聘获得暑期就业见习机会,并通过就业见习、撰写见习心得;二是鼓励学生个人在暑期就近走访与专业相关的3—5家用人单位,并完成3项任务:a、了解企业在今后两至三年对我校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并带回企业宣传资料;b、访谈企业领导,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c、访谈企业的老员工、骨干人员和新进大学生,了解不同年龄层对职业的看法以及对职业选择的不同体会,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见习结束后撰写见习报告。工作介绍信由各学院开具。

四、实践总结:

“感知就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调研立项实践小分队将调研报告(包括所有一手数据、统计数据、典型案例等)交至就业指导中心,报告要求内容充实、数据真实,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参加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队伍的评选,评选优秀调研报告。就业体验实践学生个人或者团体上交采访笔记、实践日记、心得体会和原始企业资料(含企业宣传册、光盘等单位宣传资料)等材料。

《【推荐】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模板集锦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