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29 08:38:09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触摸春天》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1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通过教学,一是要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感受,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积累。因此我设计了“谈话引入,感受春天——自读课文,感知文本——细细品读,感触内心——升华情感,感悟真谛”的四个环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对这篇文章的感受,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奇迹”这个词,深入展开,细读品悟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自己内心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充分体现了“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的思想。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初读时,通过板书“找、画、读、想”,让学生“找一找安静触摸春天时创造了哪些奇迹,画一画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表达了什么意思”,这样自然地教给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教学中,还通过教师的评价来深化学法指导,如“你联系上下文理解很好!你能抓住重点词,了不起”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我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通过指导读、示范读、、感悟读、想像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深化感受,并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边想象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对理解句子含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还发挥学生爱读书的特点,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既是延伸也是铺垫,将对后几课的学习和理解起到很大的帮助。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2

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在这节课中,我着力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在课堂上,能随着孩子一起品味美文、体味哲理,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节课下来,我的感触也很深:

一、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力争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时,通过启发、暗示、点评让学生进入到语言中,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在找出使自己惊叹的句子以后,我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用词,在读思想议中体会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积累。例如,从一开始的整体感知,我就注重学生的生字新词的掌握,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语。这样,在文本中自由地进出,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培养了语感,训练了思维。

二、文贵自得。

叶老说:“阅读时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所以我在这里细心教给学生读书批注的方法,以使他们学会读书。学生抓住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从“奇迹”入手,感受安静全新的经历。从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感受安静用心的感受春天感受生活,才有全新的体验。把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围绕“安静神奇的灵性来自哪里”这个问题,指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书,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句子。

三、以情促读,以写促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集体读、对读、范读、想象读,还有引读等等,每一次朗读或通过引导读出感受,或激发情感读出感动,或联系生活读出感悟。我还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中,通过反复朗读,让画面呈现在学生头脑中,让情感激荡在学生心里。在理解中心句时,联系文中的安静谈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我又提供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写下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或感悟。通过文字表达让他们内化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进行初步的思考,让语言学习,精神成长互为资源,共同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本课语言优美,但话题凝重、深沉,而小学儿童的认识水平尚在发展之中,抽象思维不发达,直观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特别对于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学生体会起来很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 “弧线和曲线”时,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理解了他们的区别,也为下文的重点词句的教学做好铺垫。而在理解“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飞行曲线,叙述着飞翔的概念。”这个句子时,屏幕上出现了蝴蝶飞翔的弧线。用直观地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安静此时的心理世界。

这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师的评价语没能发挥实处,有的时候不能做一个提升性的总结,使本堂课的教学失去了很多可以闪亮的机会。又如,课堂中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我还处理的不够好。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足以应对意外的生成,这是我在这堂课中最深的体会。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3

《触摸春天》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

《触摸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要用两个课时完成,文章简短,所以时间还是比较充分。因为现在正值春天,万物复苏,所以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还是蛮好讲的。我从网上多下载了几幅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同时又下了《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以图片和儿歌作为导课时的情境,便于引导学生进入文章主题,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篇精读课文,字词和句子理解变成了讲解的重点,所以第一课时,我主要给学生讲解字词和句子。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他们看准字形,初读课文后,点名领读,然后全班齐读,有错误的地方由我指正。鉴于四年级学生还处于比较爱玩的年龄段,对字词不上心,所以我重点给他们讲解了形近字和多音字。另外,我让他们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让他们起来有感情的朗诵并且说出自己见解。最后引导他们明白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即联系重点词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讲第二课时时,我重点引导他们划分文章段落,总结大意,然后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最后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出我们要热爱春天, ……此处隐藏12431个字……点评:这节课,教师能抓住教学重难点,紧扣“奇迹”,引导学生通过圈点重点词语,指导感情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并且引导学生使用肢体语言表演,深刻感受奇迹,体会安静的心理感受,体会安静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但教学方法、手段不够灵活多样,对教材挖掘还不够深。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13

到这里,实习生的教学任务已完成,但他们还有一周的时间来写实习鉴定。所以这一周里他们可以不再上课。但小李提出,她讲的都是语文园地,还没有上过讲读课,希望再讲一篇课文。真为这姑娘的好学精神所感动。

《触摸春天》,是一篇优美感人的小散文,赛课听过不少,我也在说课比赛中讲过,并且得了一等奖,因此印象很深。我把自己的讲课感受和一些讲课材料都给了小李。第一课时,总体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在课题导入时采用的是“假如我是一个盲人”的体验游戏导入,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有趣的,因此大家积极性很高,很快进入了角色。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学生却提不起兴趣,老师提问时要么就是没有人回答,要么就是答不到点上。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课备得不充分,对学情分析不够,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没有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所以大家不愿意情绪不高。

《触摸春天》是一篇经典课文,讲了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但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深入理解这个哲理。进行拓展阅读的时候,大家都能够乐于分享自己所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故事,实习生小李也向他们分享了一个关于热爱生命的故事,那就是邰丽华的千手观音,当给他们播放视频的时候,全班同学一下子被那正气划一的舞蹈所震撼了。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然而他们只知道看视频,却并不能理解他们作为一个残疾人的痛苦,这是由于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造成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每一个走上教学岗位的老师应该注意的地方。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14

《触摸春天》是一篇短小精悍而蕴涵着深刻道理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八岁的盲女安静用心灵触摸春天。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课堂中,随着孩子一起品味美文、体味哲理,是一件快乐的事。

1、课文语言优美,但由于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对于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学生体会起来有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起点过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总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性格急噪的我就急于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代替学生思考。如在理解重点句“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时,我还没有让学生读,就让她们马上思考句子的含义!这样是没有任何效果,反倒使学生的理解始终在表面而未能达到更深的层次。因此,在补写安静能张望到什么时,由于没有做好铺垫,大多数学生只想到蝴蝶一词,根本不可能联系到一个人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在理解“此刻,安静的脸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时,学生更是一头雾水,因为前面没有做好铺垫。学生们似乎已经理解,其实并未真正体会,其实这句话真正所的含义是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得到了收获,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也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反思之后觉得本文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应当让学生多读,读中去细细品味。让学生先充分地感知文本,做好铺垫以后再过渡到情感的升华。可从触摸春天下手,让学生找到安静触摸春天的句子,充分地读,品味语言,从而让学生在体会到安静是多么的热爱春天,热爱小生灵,从而升华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样既抓住了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又能够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寓的深刻含义。

2、朗读是品味语言文字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在教学本文时,本想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使其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赶快进入下一环节,自行缩短学生读书思考时间,课堂上读书形式单一,对学生的朗读缺少必要性的评价,使朗读没有层次,既没能调动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又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更没有达到语文教学中提倡的要学好语文,理解好一篇课文就要多读、多想、多品位。

3、对课堂的调控和评价性语言的运用。这节课上,由于课的设计不太科学,未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致使学生回答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举手的人寥寥无几,当学生的思维走偏时或停滞不前时自己的授课情绪就受到影响,而没有做积极的引导,把学生拉到正轨上,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缺乏必要的评价激励,整堂课语言平淡,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今后的课堂教学首先从自己的备课入手,精心设计教案,更要备学生,备学情,备课堂中可能出现的“节外生枝”。其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这就要求平时多研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将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注重课堂细节的设计与处理,增强课堂教学机智;多听同组教师的课,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阅历,保持一颗童心,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乐园。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15

星期五,第二节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了《触摸春天》的公开课。最开始是比较喜欢这篇文章,细腻的笔触,感人的故事,动人的真情,深刻的哲理,但是真要说起教给学生,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显而易见的,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怎么办呢?实践出真知吧!

课前,为了让学生理解安静,更深入的走进安静,我安排了一次“盲人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盲人生活,并拍摄了照片。从学生反馈的照片来看,这个“盲人体验”并不轻松啊!看得出学生们都体会到了盲人生活的不易,这就为理解文中安静的行为做出了铺垫。安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盲人小女孩,可她却愿意克服生理上的不便,“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说明她热爱春天,热爱生命。

另外,结合本组课文主题,还让学生设计制作了“热爱生命”的手抄报,也许正因为这样,学生对课文深意的理解不言而喻了。

因为课文的情境性比较强,似乎只有一个镜头:安静捉住蝴蝶又把它放了。“我”在一旁观看,感受到了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也力求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这一情境之中,顺着事情的发展学习课文,体会语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学生对于课文语句的理解仍不够深刻,也是老师引导得不够深入,理解不够,朗读也有所欠缺。可能是课前铺垫过多,老师地理解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也使得课堂教学进展的非常顺利。这也是以后做公开课的禁忌:切忌铺垫过多!

因为对文中语句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照顾到全体同学,致使课堂教学提前结束,本是拓展部分的手抄报展示不得不占用更长时间(使语文课的说教意味过浓了些)。

课后,我反思了许多,这堂课虽然上得很美,很多学生也都有了比较深的感触,但是,也许是课前铺垫过多,也许是个别学生文字敏感性不强,个别学生的个性化体悟较少,受教师的引导过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育讲求“润物细无声”,如何在无形中引领学生深入感受语言文字本身之美,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