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一、设计意图:
激发爱心,培养幼儿主动关心身边的人的良好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孩子越来越多,而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居多,这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我们常抓不懈。
随着我园《信息技术环境下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也在不断探索着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其能更便捷、及时、有效。本次活动即是一个新的尝试,旨在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点名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展开,运用电话、视频等方式及时再现真实的场景,鼓励幼儿想办法关心朋友,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心身边的好朋友,能想各种办法使朋友开心快乐。
2、鼓励幼儿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心。
三、活动准备:
电话、视频设备、QQ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今天电脑班的小朋友谁没来?你们知道他为什么没来?”
2、鼓励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
3、引导幼儿想办法关心朋友
“我们可以为他做些什么?”
4、链接视频鼓励幼儿大胆送祝福
“我们小朋友有许多话想对XX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马上看着告诉他呢?”
5、小结
“我们小朋友都很有爱心,会关心小伙伴,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心的人,都有谁呢?”
中班教案 篇2设计思路:
本阶段的主题活动是“我在马路边”,在这一大背景下,孩子们乐于观察马路上的各种车辆,了解一些交通设施,并有兴趣地去识别马路上的一些标记。但孩子们的认识是比较表面的。就拿红绿灯来说吧,孩子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孩子们有这种意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将这种意识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就要依赖于孩子对其重要性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学习活动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红绿灯则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而且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觉得“三颗星星”这个故事也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所以,我就以故事为切入口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提升,引发幼儿体验到红绿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并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
同时,尝试将学习活动与我班特色教育——引导幼儿阅读、认读汉字相结合。而单纯地认读幼儿是不会感兴趣的。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图书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对图书地阅读,使幼儿将语言与图像进行联系,从而对文字产生兴趣。但是,中班幼儿阅读水平低,兴趣不高。然而他们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借助于儿童对故事的兴趣与理解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为认读汉字作铺垫。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既运用了故事多媒体的形式又结合了图书地阅读。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环境与材料创设:
多媒体课件“三颗星星”、幼儿用书“三颗星星”、红绿灯翻牌、红黄绿三星
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
根据三颗星星的颜色,为星星起名字。
2、 课件演示、边讲边议、经验迁移
设问:
(1)、三颗星星都学到了什么本领?
(2)、三颗星星到什么地方去了?三颗星星回到妈妈身边,妈妈感觉怎样?
(3)、地球上出什么事了?怎么会出事的?
(4)、为什么马路又畅通了?三颗星星在地球上做什么?
(5)、红绿灯有什么本领?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红绿灯?除了红绿灯,你还看见过哪些指挥交通的灯?
3、游戏:红绿灯
4、图书阅读
中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会观察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大小一样的两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手指,手指的长短、粗细是不一样的。
2、学习词:两只、一双、长短。
3、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绘画。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铅笔、绘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游戏:“我的小手真好看。”师:爸爸瞧、妈妈看,我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我的小手又出现。老师边说边做,幼儿边学说,边做。
二、师:“小朋友,我们把手出来看一看,我们都有几只手?”“对了,有两只手,两只手也可已说是一双手。”
练习:老师说一双手,幼儿说两只手,再交换练习。幼儿根据老师说的“一只手”或“两只手”举起相应的手。全班幼儿练习说:大家都有一双手(两只手)。
三、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引导幼儿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比),得出: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也叫一双手。
四、数一数每只手上有几个手指得出: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手指。
五、看一看五个手指一样长吗?
1、找出最长的手指,并捏住它,老师介绍:“这个最长的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
2、老师伸出大拇指和小手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大的叫大拇指,小的叫小拇指。
3、老师请幼儿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
4、师:“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所以叫它无名指。”
5、老师和幼儿一起说手指谣,巩固幼儿对手指的认识。
六、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的兴趣
1请幼儿说说手的用途。
师:“小朋友,你们的小手能做些什么事呢?”幼儿自由讨论猜测,教师认真倾听,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猜测。
“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今天,老师再教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我们先来看一幅画。”
2、出示示范,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画得好看吗?”“你们看看这棵树的树干像什么?”“对了,是手,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作画方法,是用我们的手掌来作画的。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样用手掌画的.先把左手五指张放在图画纸上,用铅笔沿着手的轮廓把手画下来,画完后再把它装饰成一棵树。
七、布置作业及要求
1幼儿作画时,提醒幼儿放在纸上的手在画完之前不能随意移动。先用铅笔画好之后再图颜色。
2除了可以画树还可以画鸽子. ……此处隐藏2386个字……p>2、学习辨别电扇和空调的不同。
活动准备:电扇、空调
活动过程:
1、夏天天气热,我们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房间变得凉爽些?
2、打开电扇,幼儿感受。
现在,你觉得怎么样?
3、打开空调,幼儿感受。和刚才相比,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不一样?
4、用空调前,我们要做好什么准备工作?
5、学念儿歌《电风扇》。
活动反思:现在的孩子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他们对电扇和空调非常熟悉,有的小朋友用起来非常自如。这个教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多说并且注意到在使用是的安全问题。在最后的儿歌学习中渗透了分享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
活动七::伤心的小水滴
活动目标:
1、学习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
2、师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懂得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指偶、水滴娃娃。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谈谈水的重要性。
2、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懂得节约用水。
(1)教师利用教具,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2)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
3、教师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其他地方,检查龙头是否关紧。我们去找一找哪里还有伤心的小水滴在哭,如果听到了,我们该怎么呢?
4、节约用水的习惯培养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始终。
活动反思:通过故事教学幼儿对节约用水有了一定的认识,好多幼儿似乎在瞬间有了很大的感悟,但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是暂时的感悟,需要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巩固。
活动八:遮挡阳光
活动目标:
1、感受夏天阳光的强烈,天气的炎热。
2、尝试遮挡阳光的方法。
活动准备:太阳伞、帽子、手帕、纸板。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到户外活动。
(1)太阳看上去怎么样?
(2)到外面站一会,有什么感觉?
(3)想个办法来遮住火辣辣的太阳。
2、幼儿自由选择用不同的物品来挡住火辣辣的太阳。
(1)什么东西可以遮住太阳的阳光?
(2)什么东西遮太阳的阳光面积最大?
(3)什么东西遮阳光最方便?
活动反思:幼儿尝试用各种老师提供的材料遮挡太阳,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在老师提级“什么东西遮太阳的阳光面积最大?什么东西遮阳光最方便?”的时候不会去深入思考,兴趣点只集中在用各种材料尝试上。教师需要提出进一步细化的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去尝试,以得出一定的结论。
活动九:夏天的雷雨
活动目标:
1、知道夏天常下雷雨。
2、从关注下雷雨前天色、风等的变化中,知道快下雷雨了。学习观察天气变化。
活动准备: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雷雨前的观察准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下雷雨前的情况。
(1)太阳公公到那里去了?
(2)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3)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引导幼儿观察下雷雨时的情形。
(1)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雨从那里来?落到那里?
3、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后的情景及人的感受。
活动反思:生活即学习!非常凑巧,今天我们遇到了雷雨,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对雷雨进行了观察。幼儿在观察中发现:啊!我们身边居然有这么个趣自然现象,太神气了!有的孩子还提出老师为什么会打雷?老师准备了生动形象的故事给予了讲解,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另外,老师还告诉幼儿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
主题活动小结:
经过为期两个星期的《夏天来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夏天的主要特征及人们在夏天的活动。具体我们组织了九个教学活动,他们分别是:《夏天真热》、《玩水》、《蚊子》、《扇子》、《西瓜》、《电扇和空调》、《伤心的小水滴》、《遮挡太阳》、《夏天的雷雨》。孩子们在《玩水》、《西瓜》、《遮挡太阳》这三个活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活动积极性,而且活动的情绪非常的好,始终是非常快乐的。由此可见,幼儿喜欢可亲身经历,操作性强的活动。其实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远不止这些,但由于学期即将结束要开展期末工作,因此活动必需结束。但是,可爱的夏天还不会那么快结束,我们还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在下学期开学时继续开展活动,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倾听与感受,梳理、理解歌词。
2、借助体验、表达、图谱等多种形式,感知歌曲结构特点。
3、喜欢分角色演唱、小组合作的演唱形式。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一套(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马”字,认识这个字吗?看到马字,你会想到马的哪些本领?
2、幼儿回答
3、一个小朋友也想了解大马的信息。听,他是怎么问的,大马是怎么答的。
二、感受学习歌曲。
1、感受学习第一段
——(清唱第一遍)小朋友是怎么问的,大马是怎么答的?
——出示主句图谱。你们能看懂吗?有什么问题?
——这段歌曲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它像什么乐器的声音?每一次,敲了几下鼓?
——教师与幼儿对唱。
2、尝试学习第二段。
——清唱歌曲第二遍,第二段与第一段有一样的地方吗?
——出示图谱,第二次他问的问题是什么?
——理解图谱,为什么叫好跑路?铁鞋有什么用?
——教师与幼儿对唱。
3、学习第三段。
——如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有可能什么地方不相同?
——不出示图谱,师幼互动清唱第三段。
——出示图谱,梳理形成歌词。
——小男孩一共问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特点?
——你还发现了什么一样的地方?
前面都是什么?小朋友的什么?
后面都是什么?大马的回答。
4、自主学习第四段。
——出示图谱,自主学习。
——理解歌词,共同演唱。
——这一段是问题吗?你觉得马是什么样的动物?
——完整唱。
三、演绎歌曲。
——学习分角色演唱。现在谁来提问题,分角色唱?
——分析:为什么分角色没唱好?哪一句最难?怎样唱的更好听?
——加上鼓伴奏。乐器伴奏,鼓敲几下?圆舞板?
——逐步增添乐器伴奏。沙球、圆舞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