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5-03-26 15:50:22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瓶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瓶盖游戏。

2.通过几种瓶盖游戏,了解瓶盖的各种用途。

3.通过对瓶盖游戏的探索,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制作的瓶盖乐器(每位幼儿一份)﹑教室的墙面摆放用绳子系好的瓶子若干﹑几种带瓶盖的瓶子﹑起子﹑用瓶盖铺的路﹑小筐若干﹑课件相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每位幼儿手拿瓶盖乐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发幼儿对活动兴趣。

教师引题:

师: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有趣的瓶盖乐器让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1.跟着教师按教师的口令打拍

2.随着不同的音乐有节奏的打拍

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师为你们鼓掌。咦!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许多瓶子宝宝们现在找不到自己的瓶盖都哭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给瓶宝宝们找合适的瓶盖吧!

(幼儿看好瓶子和手里的瓶盖找出对口的瓶字把瓶盖盖上。)

二、观看课件了解不同瓶盖的用途

1.观看水壶瓶盖的用途

师:小朋友,你们在哪儿看过这样的瓶子?它要不盖好瓶盖会怎么样?(水壶里的水会变凉的﹑会进很多的灰尘的)(幼儿通过画面观察开盖以后热水降温的过程。)小结:瓶盖让水壶里的水不进灰尘而且还让瓶子的热水凉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盖的用途

师:这里的食醋瓶要是没有瓶盖会怎么样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让幼儿闻一闻用瓶盖盖好保存的食醋和没有瓶盖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结:不盖瓶盖会跑味道,所以保存时必须要盖好瓶盖。

总结:我们今天看到了瓶盖有很多用途。不盖好瓶盖会撒水﹑瓶子里还会进灰尘﹑喝了这样的水会得病﹑不盖好瓶盖还会使热水很快变凉﹑会使醋很快跑味,所以这些瓶子一定要盖好瓶盖保存。

三、幼儿操作中掌握起开瓶盖的各种方法

师:小朋友们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宝宝,它们都有不同的方法来起开瓶子的。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它们都用什么方法来起瓶盖呢?

(幼儿在筐里找自己喜欢的瓶子起盖。了解不同瓶子的起盖方法)﹡放药瓶:手抓凹进去的部位从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药瓶:手抓瓶盖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夹住瓶盖往上起。

*饮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饮料瓶底部后用力扭开瓶盖。

小结:除了我们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瓶子,它们起瓶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用瓶盖铺好的瓶盖路上走路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前面有很长的瓶盖路,让我们一起来走走吧!

(教师和幼儿在瓶盖路上走动,比一比谁走的更稳,更好。)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活动准备:

1.一盘磁带(迪斯科音乐)

2.各种玩具:皮球、鸡毛、气球、圈各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初步感受身体会动。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每个小朋友选一样你喜欢的玩具去玩吧!(幼儿玩,师鼓励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创造"一物多玩")

3.提问:谁来说说,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

二、探索身体更多会动的部位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手、脚、嘴巴会动起来,那想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呢?

2.听着音乐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放音乐,幼儿动起来)

3.提问:开心吗?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也动起来了?(幼儿说,大家一起跟着做)

三、游戏:动起来。

感受身体动了的快乐

1.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位都能够动起来的。

2.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吧!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师,让她们的身体也动起来吧!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会找出1和许多。

2、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电脑、图片若干、鸭妈妈挂饰一个、小鸭挂饰五个、小筐一个、小鱼五条。

环境布置:在教室内用物品围成一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教师播放许多动物的声音,以许多动物参加小猫的生日晚会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电脑演示

(一)教师让动物一个一个地出现,然后全部合在一起,帮助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

(二)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1"和"许多"。

(三)幼儿操作图片,找出"1"和"许多"的物体。

(四)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1、出示许多"小鸭"挂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分发"小鸭"头饰,让幼儿理解"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3、以"小鸭捉鱼"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师:一个鸭妈妈带着许多小鸭去池塘捉鱼。池塘里游来多少条小鱼?

(许多条)鸭妈妈请每只小鸭捉一条小鱼,再请小鸭把捉到的小鱼一条一条放入妈妈的筐里。

4、以"小鸭游泳"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加深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师:捉完小鱼,我们现在开始学游泳了。鸭妈妈拍到哪只小鸭,那只小鸭就跳到池塘里游泳。鸭妈妈一个一个拍小鸭,小鸭一个一个跳入池塘里。现在池塘里有多少只小鸭?(许多只)天黑了,我们要回家了。鸭妈妈再一个一个地拍小鸭,小鸭一个一个的上岸,岸上就有许多小鸭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今天捉了许多小鱼,现在一起回家煮鱼吃吧。

鸭妈妈带着小鸭,唱着歌儿回家:"一条一条又一条,许多小鱼水里游。一只一只又一只,许多 ……此处隐藏6063个字……苹果,你们想尝一尝苹果的味道吗?我们回教室去尝一尝吧。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乐于参与探索活动,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体验科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乐于参与“让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

难点: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装有水的整理箱每组一个。

涂蜡和不涂蜡的纸船若干、油画棒、干毛巾、白纸。

幼儿已有玩水的经验。

幼儿用书第6册第9页。

活动过程:

纸船会变化。

观察纸船(教师出示纸船)。

——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

——你们想要怎么玩呢?

自由玩纸船,边玩边观察纸船的变化。

讨论观察结果,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纸船被打湿了,有的没有被打湿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船是直接用纸做成的,有的船的身上涂了油画棒。)

——你是怎样玩纸船的?你发现了什么?

蜡船有秘密。

观察教师实验,了解蜡是不吸水的。

——为什么涂了蜡的纸船没被打湿,没涂蜡的纸船被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将水滴在蜡和纸上进行对比:纸吸水,蜡不吸水。

讨论探究怎样让纸变得不吸水。(在纸上涂蜡。)

探讨不吸水的蜡还有什么作用。

——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件雨衣,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在其他需要防水的地方也可以用上蜡。

我们来试试。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幼儿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蜡。

自由玩蜡船,交流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4

目标:

1、观察邵伯老菱,了解其基本特征,感受邵伯老菱的美味。

2、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准备:

1、大班幼儿模特表演、音乐录音。

2、邵伯老菱若干(鲜、熟各四大盘)。

过程:

一、观察大班幼儿模特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模特表演,大家一起来看吧。

2、大班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邵伯老菱。

3、提问:刚才大班哥哥姐姐们表演的服装是用什么做成的,样子像什么?(邵伯老菱。)

二、观察邵伯老菱,了解基本特征。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邵伯老菱?邵伯老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邵伯老菱。(出示鲜的老菱)请小朋友们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看看邵伯老菱的样子,摸摸邵伯老菱有什么感觉,闻闻邵伯老菱的味道。

2、幼儿结伴自由观察邵伯老菱,教师巡视倾听。

3、请个别幼儿讲述邵伯老菱的特点。

总结:中秋节快到了,邵伯老菱长出来了。邵伯老菱又名“羊角青”,看上去像个元宝,有四个尖角,还会散发出阵阵清香。

三、品尝邵伯老菱,感受其美味。

1、教师(出示熟菱):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个菱和刚才的菱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幼儿回答。

3、教师总结:这是煮熟的菱,熟菱的颜色和鲜菱不一样,熟菱是黄色的。

4、教师:熟菱好香啊,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呢?(想)那请小朋友们一起尝尝邵伯老菱吧,并和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吃到菱肉的,菱肉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5、幼儿自由品尝邵伯老菱。

6、请个别幼儿讲述吃菱的方法及菱米的味道。

四、延伸活动。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邵伯老菱,品尝了邵伯老菱,你觉得邵伯老菱好吃吗?请小朋友回家把邵伯老菱的样子画出来,并告诉爸爸妈妈菱吃到嘴里的感觉,请他们记录下来,你们能行吗?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5

材料:

教具:色板一

学具:《课堂用书》、《操作册》第1册第1和2页,操作卡第1册第1页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训练幼儿视觉感知的精确性和辨别力。

2、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能准确将相同颜色的物体连起来,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能在生活中准确说出物体颜色的名称,体验辨识颜色的乐趣。

工作步骤:

一、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

走线:幼儿在缓慢的乐曲中,跟着教师两脚交互在线上逆时针前进――即前脚跟接着后脚尖,眼睛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协助孩子练习肢体的平衡感,使孩子走路有优雅的走姿;3―5分钟过后,结束走线,音乐渐缓。

线上游戏:颜色问答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坐在蒙氏线上,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习颜色问答歌,教师先示范,幼儿熟悉以后,教师和幼儿一问一答,练习唱颜色问答歌。

二、认识红、黄、蓝

1、教师先取来工作毯,平铺在地上,再取来色板一,将色板一竖放在工作毯的右侧,取出右侧的色板一中的红、黄、蓝各一放在工作毯的中央,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进行教学。

(1)教师指着红色的色板说:“这是红色的”,指着黄色的色板说:“这是黄色的”,指着蓝色的色板说:“这是蓝色的”。

(2)接着请幼儿辨别,提问:“哪一个是黄色的?”或“请你把红色的拿起来放到我的手上”或“请你把蓝色的藏起来。”

(3)最后请幼儿说出色板的名称,提问:“这是什么?”或“这叫什么?”三阶段教学法演示完毕,教师收回教具。

2、利用生活中的有色物体引导幼儿来辨别红、黄、蓝三种颜色。

三、练习活动

1、教师请幼儿拿出操作卡第1页,操作卡上是红、黄、蓝三块色板,请幼儿根据要求给这些色板排序。如:请按照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顺序排序,或按照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顺序排序,或按照黄色的、蓝色的、红色的顺序排序。幼儿边操作边要说出排序的各个色板的名称,并将操作结果与练习册上对照,验证是否正确。这样能检查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名称的掌握程度。

2、教师请幼儿按照要求完成《课堂用书》第2页的活动。

四、游戏活动

教师请幼儿按照要求完成《操作册》第1―2页的活动。

变化与延伸:

1、取放色板时手指只能碰触色板的原木色的边缘,教师示范尤其要

精确,给幼儿做好榜样。

2、教师要把握住生活中随机教育的契机对幼儿进行色彩的渗透。

附颜色问答歌:

小朋友我问你,什么东西红彤彤?

X老师告诉你,苹果苹果红彤彤。

小朋友我问你,什么东西黄澄澄?

X老师告诉你,梨儿梨儿黄澄澄。

小朋友我问你,什么东西蓝湛湛?

X老师告诉你,天空天空蓝湛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