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倡议书

时间:2025-04-03 16:27:33
文明旅游倡议书15篇

文明旅游倡议书15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倡议书,倡议书具有响应者不确定性的特征。你所见过的倡议书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明旅游倡议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明旅游倡议书1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旅游业的各位同仁:

提升公众文明旅游素质,强化文明出游意识,是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您的文明举止和行为,也是美丽风景的一部分。值此世界旅游日到来之际,我们向广大市民、游客,广大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者发出倡议:

一、旅游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坚持依法、诚信经营,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不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游客,不低于成本价招揽游客,不“欺客”“宰客”。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着力打造旅游服务品牌,合力创造温馨美好的旅游环境,争做文明旅游的推进者。

二、旅游从业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诚信服务,及时提醒劝阻游客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尊重景区的文化习俗,维护景区环境,当好旅游“形象大使”,自觉做传播文明的使者,用自身的文明言行感染带动游客,争做文明旅游的引领者。

三、广大市民、游客应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卫生,保护文物古迹,尊重民风民俗,主动礼让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公共场合不高声喧哗、不加塞插队、不乱吐乱扔,不讲粗话脏话,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乱涂乱画、攀爬文物古迹,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同营造讲文明、重诚信的文明旅游环境,为昆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把昆明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贡献力量!

文明旅游倡议书2

全体市民和旅游行业从业者:

旅游是一项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活动,更是一项创造美的活动。市民在旅游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水平,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体现和重要标志。为大力倡导文明旅游,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商务委(旅游局)、市文明办向全体市民和旅游行业从业者发出文明旅游倡议:

一、提升文明旅游素质。认真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学习文明礼仪,严格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切实掌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动指南》;要识别不文明行为的各种表现,明辨旅游活动中的是非、美丑,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二、营造文明旅游环境。各旅游企业要诚信经营,文明服务。要通过制作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宣传牌、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倡导文明旅游;各景区要组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设立文明旅游引导员,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旅游引导活动,引导游客文明出游。要通过文明旅游环境的营造,使广大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文明素养得到提升。

三、塑造文明旅游形象。市民在旅游活动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遵守公共秩序,排队遵守秩序,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拍照摄像遵守规定;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地风俗习惯。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全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无论是在黄石,还是在外地,时刻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共创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争做文明旅游友好使者,黄石因你而美丽!

文明旅游倡议书3

广大居民朋友们:

文明旅游,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高中国的旅游文明素质,太原市社区服务中心以“文明旅游从我做起”为宗旨,特此向全市社区居民发出文明旅游倡议。

一、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我们的民族传统。广大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要自觉遵守文明旅游规范,在旅游过程中应做到:恪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游览,安全出行,摒弃不良习惯,注意言谈举止,在旅游景区不乱扔果皮、纸屑、烟蒂、塑料袋等废弃物,不乱倒垃圾、污水。不在文物建筑上乱攀乱踏、不乱刻乱画。

二、每一位游客应自觉树立文明、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多参与有益于旅游者身心健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旅游消费活动,接受文明健康的旅游产品和咨询服务,自觉抵制不健康、不文明的旅游消费行为,使文明旅游观念深入人心、落实于行动。

三、广大旅游业者要在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做出榜样,起到带头作用,在旅游活动中做好示范文明和礼仪引导,积极推广文明旅游知识,对游客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及时提醒和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让我们广大文明旅游者携起手来,提升旅游文明素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创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做文明和友谊的旅游者!

此致

敬礼!

  倡议人:xxx

  日期:20xx年x月x日

文明旅游倡议书4

全体干部职工:

旅游是一项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活动,更是一项创造美的活动。

每个人在旅游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文明水平,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主要体现和重要标志。

砀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需要文明旅游。

拒绝“到此一游”,倡导文明旅游,是建设转型城市的道德支撑。

为此,我们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一、加强学习,提高文明旅游素质。

认真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学习文明礼仪,严格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切实掌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要识别不文明行为的各种表现,明辨旅游活动中的是非、美丑,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二、加强管理,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文明管理、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杜绝粗暴执法、不规范服务等行为;要营造文明旅游的环境,使广大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提升文明素养。

三、积极参与,塑造文明旅游形象。

在旅游活动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拍照摄像遵守规定;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不长时间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地风俗习惯。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全院干部职工,无论是在砀山,还是在外地,时刻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因为你就代表着砀山!

  砀山县人民检察院

xx市旅游局

文明旅游倡议书14

旅游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项休闲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然而一些旅游时的不文明现象出现导致了我国整个旅游环境相对比较差。2013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由于旅游不文明行为频发,国家旅游局今年又发布了文明旅游十大提醒语,再次提醒广大游客遵守景区规定,克服旅游陋习。

  当前不文明行为现象:

一、不文明现象成惯性。面对禁止标志依然使用闪光灯在博物馆内给文物拍照,对文物造成破坏;在景区内随意乱刻乱画、攀爬文物、乱丢垃圾等而刻画在古迹上的涂鸦很难修复,对历史古迹造成永久性破坏;公共场合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扎堆吵闹等。这些行为都已司空见惯,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些所谓平常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二、不守规则现象突出。如今出行的有很多自驾游游客,一些自驾游者不遵守交通规则,在景区内随意抢占车位、夹塞抢道,造成景区拥堵严重。一些团队游游客时间观念淡薄或年纪大了记不清楚,不遵守导游规定的时间,随意滞留景区,让其他乘客干等。

  三、损害国家整体形象。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境外旅游消费也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国人在境外旅游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却屡见报端,“到此一游”被刻进了“埃及神庙”,“洗脚冲凉”的习惯被带到了卢浮宫前的水池,各种矿泉水瓶漂浮在马尔代夫海岛等。一些国外景点不得不使用中文指示牌明确一些禁止行为,损害了我们国家自身的形象。

产生原因:

一、文明意识不高。一些游客外出旅游时抱着一种 “上帝心理”。认为自己是来消费和潇洒的,花了钱买了门票,就可以高高在上,为所欲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些游客也没有意识到在公共场所这些乱扔垃圾、踩踏草地、攀爬建筑等行为是不文明的,反正不是家里。

  二、景区监管不力。一些景区的“警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除了对那些严重破坏文物等行为加以处罚外,遇见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私自拍照等不文明行为,往往只是进行劝说和教育,真正处罚的少之又少,处罚执行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景区内部配套的 垃圾桶、休息凳等设施设置配备较少或位置不合理,游客需要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只能将垃圾随处乱扔或直接坐到草坪上休息。

三、缺乏文明引导。一些景区没有或较少配备文明引导员和提醒游客注意文明的警示标语,有些游客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文明,只要稍加劝导就能够避免一些不文明现象。有些导游不向游客讲文明旅游常识,不监督提醒游客,致使有些游客缺乏约束,随意在草地上、树上、石林上拍照,有的还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即便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视而不见。

  建议:

  一、完善法规约束。文明属于社会公德,完全靠自觉并不可行,除了自觉,更应该有制度约束。旅游部门应针对不文明行为出台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进行更细致和具体的规定,明确处罚主体、原则和标准,主动接受游客的投诉和监督,避免景区处罚权的滥用,损害游客利益,从制度上保障文明出游。

二、规范游客行为。在旅行社与游客签署的合同上加盖 “文明出游,品质旅游”等字样的印章,拒绝旅游不文明行为,提高、提醒游客文明出游。旅行社、导游应对于游客要注意的事项、当地风俗习惯进行讲解和反复强调,持续巩固文明旅游意识,时时提醒游客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行为要与所处环境相一致。旅行社将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游文明素质的要求纳入导游资格考试、日常培训和年度培训考核中,引导游客强化出境旅游的文明意识。

三、景区合理设置。景区应合理设置垃圾桶、休息凳等配套设施。在游客经常休息的地方设置休息凳,合理设置垃圾桶,减少不文明行为。加大惩罚措施,对不文明现象“零容忍”,该重罚的就重罚。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多些提示和引导,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游客有意识的摒弃一些不文明行为。提供自驾车辆集中停靠场所,依靠摆渡车将游客载往景区,减少一些破坏规则的行为。

四、加大文明宣传。利用公益广告、张贴画等多种形式来宣

传文明旅游;组织志愿者深入各旅游景区开展志愿引导行动;面向旅游从业人员及游客,开展“十不”行为规范宣传活动等,培育群众爱护环境、生态旅游的意识。注重对孩子公德意识、文明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文明行为从娃娃抓起,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意识。

文明旅游倡议书15

全体师生:

暑期将至,紧张有序的工作学习之后,相信老师同学们已经规划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正为新的学习工作目标蓄力前行。为让大家度过一个文明、平安、温馨、愉悦的暑期,在出行(旅游)时,我们倡议:

一、开文明车。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违章停车,不逆向行驶,不乱鸣喇叭,不强行超车,不强行加塞,不急停急拐,不向车外抛扔杂物;慎开远光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驶。

二、乘文明车。乘车时做到自觉排队,先下后上,讲究秩序;主动为老弱病残孕等弱势人员让座;车内不吸烟,不乱吃东西,不大声喧哗,不向车内外扔垃圾,不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上车。

三、骑文明车。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逆行,不骑飞车,不走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停车不越线,不乱停乱放。

四、走文明路。走路要靠右行走,不闯红灯,不走机动车道,不乱扔杂物,不在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车流中穿行,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五、讲文明话。讲究文明礼仪,尊重体谅他人,谈吐大方得体,多用“请”、“您”、“谢谢”,不讲粗话脏话。

六、做文明人。谦虚礼让,举止文明得体,遵守文明公德和景区及相关场所规定,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服从工作人员合法管理,自觉维护公共财物和公共秩序,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不投机逃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涂乱画,不喧哗起哄,不加塞插队,不攀爬嬉闹。

游玩出行,勿忘文明!

祝大家出行平安、旅途愉快!

  河南城建学院文明建设委员会

  20xx年7月3日

《文明旅游倡议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