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菠萝的海散文
说起徐闻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曲界的菠萝,曲界的菠萝是广东省最出名的水果之一,其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曲界种植菠萝有悠久的历史,记历史记载有个叫倪国良的海外归侨,在1926年从新马带着菠萝苗返回家乡,并且在愚公楼附近开始尝试种植,这批在成熟的菠萝因其鲜甜立刻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民众便广泛地种植,于是很快遍布整个雷州半岛,在80年后让徐闻成为中国最富盛名的菠萝生产县。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曲界的菠萝收购站,一辆辆的农用车栽着满满的菠萝进进出出,十分热闹,走进里面一看,整个收购站已经停满了农用车,金黄色的菠萝堆放得整整齐齐,如一排排一列列选秀的美丽少女般,引人注目。果农三两个或七八个聚在一起,时不时地传出愉快地笑声,似乎在谈论着什么有趣的事情。我冒昧地上前去打个招呼,因为自己是个陌生人,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晓得是否打断了他们愉快的谈话。他们却笑着跟我打了招呼,愉快地唠起了家常,这些人的脸上个个带着淳朴与真诚,他们爽朗的笑声消除了我心中的顾虑。
陈双进是个地地道道的菠萝果农,今年刚好满60岁,是曲界镇新安管区人。陈大伯是个个子高挑偏稍瘦的人,皮肤黝黑,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地痕迹,稀少的头发已经长了不少白发,只见他面带疲色地靠在手扶机旁,一说到菠萝陈大伯一扫先前的疲色,对我侃侃而谈,说起他种菠萝的点点滴滴。陈大伯说:“他种了半辈子的菠萝,这些菠萝就像他自家的孩子一样。”说到这陈大伯伸出手摸了摸农用车上的菠萝,那双粗糙的大手暴露在我的眼前,这是一双深深地刻上风雨的大手。
在曲界每家每户的农田平均都有8亩左右,菠萝的种植期比较长,一般要种植两年才可以收获。菠萝最甜的时候便是清明节前后,因这段时间是阳光比较充足的,天气适宜,适合摘菠萝。种植菠萝每亩大概需要4千多颗的菠萝幼苗。菠萝最高产的每亩最高可产一万多斤重,一般的产量是每亩8千多斤重。每个菠萝果重3、4斤,是比较常见的。迄今发现最大的菠萝有六斤重。菠萝是极其耐旱的植物,把菠萝苗随意地扔在地上不予以打理,就这么晒几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92年遇到一场大将霜,那些即将收获的菠萝果,一夜之间全都被霜打得果心全黑了,老百姓付出的汗水一夜之间化为泡沫。有时碰到价格不好,不但赚不了钱反而亏本,现在的'农用肥料很贵,五百多块钱买回一袋肥料,都不够喷洒半亩的菠萝田,何况要付给雇佣工人的工钱呢。2011年因为菠萝的价格不好,很多的菠萝以跳楼价一毛或者2毛的价格抛售给压汁场,或者直接扔在道路的两边,成千成万斤的优质菠萝无人问津。菠萝的保存期限是8到10天,菠萝无法放在冷库上保存,所以菠萝一旦卖不去就烂掉了,摘好的菠萝也不能被雨水淋,也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这样会影响菠萝的美味,并且加速菠萝的腐烂。果农为了等到好的价格,会在收购站从早上等到晚上,有的果农甚至等了三天三夜。
一条条蜿蜒的红色泥土路穿插于菠萝园,犹如一头睡龙卧于大地上,成片成片的菠萝就么泛开,没熟的绿着,熟了的呈金黄色,锯齿般的菠萝剑叶圈簇生长,朴实坚韧。这让我想到一群奋斗在菠萝果园的人,每当种植或者收获季节的时候,总会看到他们忙绿的身影,他们是穿梭于始端和末端的人,始于菠萝结于菠萝,他们是被菠萝果农雇佣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半夜四、五点,是万物进入深眠的时刻,而这些农民却早早地提着竹子编织的笼子,带上手电筒去摘菠萝了。经过了解,摘菠萝的工钱是7分钱一斤,如果是3亩地菠萝总产量2万斤雇佣是十个人的话,每人一天可以赚上一两百块钱,摘完这块地的菠萝,他们又碾转到下一块菠萝田地,如此反反复复,直到菠萝大收获的季节过去。
这天我刚好碰到他们正在吃饭,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去吃饭,我委婉地拒绝了。他们吃的饭菜,有菜有肉有白酒,对于这些整天在农田里干活的人来说是一顿丰富的午餐,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跟我聊起菠萝,吃饱饭的人趁着这趟子时间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眯了一会,这是一群以草为席,以地为桌的人,他们有着淳朴的面容,黝黑的笑脸像浓得化不开地蜂蜜。其中一位大叔热情地邀请我去尝尝菠萝的鲜,他挑了一个菠萝动作麻利地削掉果皮,挖去一个个犹如针状的菠萝眼。我从他手上接过菠萝,放进嘴里轻轻地咬了一口,肉质金黄而鲜嫩,果汁饱满而醇香,一边品尝美味一边赏景,乃人生一大快事。菠萝不需要喷洒农药,是绿色纯天然的水果,怪不得有果农说:他天天吃菠萝的那段日子,精神倍好,身体倍棒。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段子,说是许多外地媳妇嫁到曲界后,皮肤变得嫩滑,体香有菠萝味,母乳也有菠萝味,连空气都充斥着清香的菠萝味,远远地你都能闻到这诱人的香味。
挑选菠萝要讲门道的,其一菠萝外表皮的眼又大又圆,其二用手指轻轻地敲打声音清脆,条件都达到你才会吃到爽口又清甜的菠萝。在收获的季节里会有热心的果农摘下新鲜的菠萝,送给你吃,直到你吃饱为止,临走的时候果农总会送些菠萝作为手信带回家乡。菠萝的营养价值丰富,而且菠萝有很强的观光价值,不同时期的景色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这里有真正的农业,不设景区,不收门票,呈现原生态观光旅游,现在越来越多的驴友驱车到这片热情如火的红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