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龙道村散文

时间:2023-02-13 05:22:12
探访龙道村散文

探访龙道村散文

龙道村古民居有隋唐建筑遗风——封闭、密集。是中原汉民族与南越土著民族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变异干栏式建筑。它家家相连相通,户户石库门雕刻对联和八卦图。村中炮楼耸立,门楼众多,巷道复杂,是一座融防御与人文于一体,体现清道光、咸丰时期广西乡村社会动荡与人文现象的村落;同时民居族系分明,贫富有别,也是一座典型的氏族文化与阶级划分的活标本。

广西钟山县位于广西东北部的萌渚岭下,为秦始皇所开辟的从中原进入南越之新道——潇贺古道(湖南潇水与广西贺江相连之通道)。上南越门户,是历史上仓吾越的中心区域,秦始皇南守五岭、汉武帝开拓九郡,该地区“得华风之先”的一片富庶区域,最早得以开发,龙道村则位于钟山县的东南之董家垌,是一座有着700余年历史的村庄。

钟山县回龙镇龙道村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村子明清时代建的古屋随处可见。古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蓝瓦,造工精良,细腻秀丽。屋背前瞻及屋顶处大都有浮雕,雕刻的花草鸟兽人物图案栩栩如生。雕刻精湛,书法雄健的石刻门联可以让你感受到村子浓浓的文化气息。龙道村古民居群依岭而建,坐东北朝西南,背山面田,避风向阳,村前鱼塘环绕,村后山峦起伏,是一座典型的南方村落布局的古老村庄,由于龙道村的发展绕岭向东向南,鱼塘前扩展,新建民居另辟新区,从而使原有的民居保存比较完整。

龙道村古民居建筑群现仍有古民居近100座,整个古民居群以巷道将平地古民居与坡地古民居分成两个部分,占整个古民居百分之二十的前平地部分古居民,又以封闭式巷道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边部分为大四合院式,院正门东向,内有古民居10余座,西边以两条封闭式走廊向西深入,四个大户民居形成一个小整体,后部分古民居为该村古居民群的主要部分,约占整个古居民群的百分之八十,这部分古民居依岭就势建于缓坡上,数十座古民居由多条不规整的之字形巷道进入,大巷道则分子巷道,每条大小巷道口均设闸门或门楼,把所有古民居连成一个整体。

龙道村古民居多以青砖青瓦所建,墙体厚在36-55厘米,屋高大多在10米之间,座与座之间或横向相连或纵向相连,十分封闭与密集,带着浓厚隋唐建筑遗风。该村为陶姓一姓居民所居住,单姓独族,其祖于唐末由山东迁入。唐末天佑时期,山东青州太尉陶英以征南将军领兵出征昭州(今广西平乐)平乱,后因朱全忠篡位叛乱,不复北归,而解兵隐于昭州,后其长子迁居龙平县高村(今钟山地),其后人于元朝时期建立龙道村,明清时期,陶氏后人秉承“勤俭持家,谦恭处世”的传统理念,从而使村子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富裕村。

龙道村古民居以清中晚期为主,古民居群前以环绕的鱼塘为壕沟,内塘基筑砖墙以护村,村中巷道复杂,闸门众多,炮楼耸立,楼高墙厚,严如城堡,形似迷宫,神秘莫测,且家家户户均设有正门、侧门和后门,或与其他巷道相通;或与他家相连,带有很强的防御特点,从一定角度反映出清中晚期岭南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清道光、咸丰时期是清王朝走向衰落时期,此时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特别是广西,由于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地方贼寇也趁机打家劫舍,这时龙道村所处的董家垌为昭平县所管辖,且富川县治所已迁富阳镇,地处边远,经常受到贼寇的骚扰抢劫,百姓常处于动荡与不安之中。为了防御匪乱,一些稍富的村庄纷纷筑墙修楼,龙道村古民居群主要也就是这一时期所规划建立起来的。龙道村古民居一户多门家家相连相通,处处是闸门与门楼,从村前到村后,足不出屋即可通达,有利于相互联系与照应。且整个古民居群炮楼分布得体,巷道曲折复杂,门道众多,利于逃避与防御,是我们了解清代军事防御的一个好教材。

龙道村古民居以族系为建筑群体,大系中分小系,整个村子同祖同宗为一个大族建筑群体,大的建筑群体通过大、小巷道分成多个大块建筑群,每个大块建筑群则为一个大支系,部分大块建筑群则有多个建筑组群组成,每个组群有房屋1—3座,为一个小支系,建筑组群越小其亲缘关系也就越近。包含着浓厚的氏族文化。

龙道村古民居的建筑形式大多基本相同,即每一座房屋基本根据地势分为两个地平面,即前一个地平面比后一个地平面低120—200厘米。两个地平面的房屋建筑均为两层,以后地平面建筑为主体和前地平面建筑为附属形成一个整体。前一个地平面建筑第一层两侧为猪、牛栏,中间前为走廊和天井,二层两侧为厨房,中为阁楼,天井旁设一石梯上后地平面主屋和前附属二楼,前二楼与后主体房屋地面基本等高。后立体建筑为三间过主屋,即中为堂屋,两旁为房间,堂屋后设神台隔屏,房间门向厨,由主屋前走廊经厨房而入,房屋前设为内灰塑“U”字形防火墙头,整座房子既有古代南越土著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特点,也有着中原汉民族的建筑特征,为变异干栏式建筑,具有独到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越小其亲缘关系也就越近,族系关系十分明显,包含着浓厚的氏族文化。龙道村现有古民居近100座,有门楼八座,炮楼六座,有祖庙、寨主老尊、书院各一座,虽有些破败,但风貌依存,走近它,就仿佛走进历史,仿佛走进清中晚期乡村市井的生活里,让人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历史回归。

钟山县古时称富川县,远古时期为仓吾越土著民族居住地,自秦皇“谪戍五方、南守五岭”修筑了“秦所通越道”一新道,统一岭南,通过“以谪徙民、与越人杂处”的“掺沙”和汉武帝开拓九郡“力征留戍”的“戍边”,处于五岭之一——萌渚岭下的古越门户的仓吾古富川,最先接受到中原汉文化的教化,开始了民族融合的历史,随着后来历朝历代的避乱、平乱、征剿、被贬、移徙,汉人大量涌入,古仓吾越土著民族不断受中原汉文化的洗礼,一些土著民族的东西在这里早已不见踪影,龙道村这些变异干栏式古民居建筑为今两广——广东、广西所仅有。

龙道村古民居群,家家石库门,户户正门或东向或南向,每户正门均刻以对联,雕以八卦图及龙凤、花草,许多屋内画有壁画、书写诗抄,文化氛围浓郁。特别是那家家户户的石刻对联,人文特点十分醒目耀眼,反映了清代一个偏乡僻壤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衷与崇尚。明朝末年,龙道村出了一个举人,名陶大鼎,这对于一个处于偏乡僻壤的小乡村来说,应是一件莫大荣幸。走进龙道村古民居,就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走在古朴而宁静的青石板小径里,似乎听到明经楼里村童朗朗的读书声,思绪一下回到几百年前的一个秋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龙道村口,青年才俊陶大鼎深深地给父母鞠躬辞行,满怀信心的踏上自己的仕途之路,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扶一把摇摇晃晃的大明江山。文武双全的陶大鼎没有让村民们失望,中了举人。而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变节让这位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的举人痛心不已,满清官兵的铁蹄踏碎了他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作为明朝的举人,陶大鼎无法接受改朝换代的现实。于是他愤然挂印,毅然携带妻儿归隐故里。考取了功名而不做官,光宗耀祖,实在不为村民们所理解,讥讽之言自然有传到耳边。陶大鼎默默的忍受着。他和族长商量把村中的蒙童集中起来,办起了私学。白天,这位举人拿起教鞭,夜里,他作自己的学问。就这样开始了他平静的教书育人的事业。陶大鼎用自己一生的努力,让这个偏僻的村子出了一批秀才,也让村子有了一股崇尚文化的诗礼家风。村里人开始理解这位举人的良苦用心,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举人,也为了体现自己读书明理,崇尚儒文化的诗礼家风,在建造房屋时,在自己的石库门框上刻上对联,精心营造了这个文化氛围,从而有了这家家户户刻以对联的靓丽风景。

龙道村古民居建筑群的石刻对联,除民居外,其祖庙正门、后殿,书院前门、后门,门楼也都有,如祖庙(龙门祖庙)正门对联:“龙安宁龙守二村天宝物华蔚起,门康泰门镇数房地灵人杰兴隆”,书院正门对联为:“钦明门第流芳远,乐读家声衍庆长。”书院后门对联为:“前堂永日同稽古,后进文风叠胜先。”门楼对联有:“门对西山多爽气,人瞻北阙下彤云”,“枫陛敷恩盈梓里,蓂阶凝瑞起松云”,“芝兰艳德门新,奎壁联辉云路辙”等,到处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而古民居的对联有:“座镇龙山凝瑞气,门临池水焕人文。”“蓂阶世泽垂明德,粟里家传好读书”等一些崇尚读圣贤书,体现人文精神的也有:“勤俭居家为正本,温恭处世是长途”等一些体现传统正本做人理念和处世态度的还有:“桑麻共话丰登岁,松菊独存不老春”,“百梅日至花盈树,五柳春来絮满枝”,“门前五柳家声古,户外百梅气色新”等一些意境深远的贺岁联语。走近它,无不使人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无处不在的文化浸染。

龙道村古民居的石刻对联多为楷书,有阴刻、阳刻,也有双线刻,阴刻对联字底有平底、尖底、圆底,花草与八卦图多为浮雕,其刀法十分娴熟老到,龙凤与缠枝花相结合的设计也十分精妙得体。壁画、灰塑和隔屏雕花有山水、花鸟和人物及诗抄题跋,内容丰富多样,这些文化现象既反映了此时岭南民间艺术水准,也反映出这一时期普通百姓的审美情趣,从一定角度折射出这个时期岭南的社会文化融入建筑美学的艺术风貌,是我们研究清朝岭南民间文化艺术的好教材。

龙道村古民居还包含有一部分低矮民居,这部分民居主要是该村富户人家专门建给外来长工与佃农所居住的,形如一般简单砖瓦平房,有较矮的楼层,这些低矮的民居与富户高楼相分离,相对独立集中,与高楼大户形成反差,对比鲜明。清朝时期,龙道村富户较多,富户人家多以田地多体现,田地多者有两三千亩,大多富产或是将田地租给外来人耕种,或是请外人进住帮耕,从而出现了这些贫民式的低矮平房,形成贫富分划的鲜明对比。是阶级分划的一部活教材。

龙道村古民居建筑群不但将一定时期的民间传统的军事防御纳入整个古民居建筑建设规划中,还将一定时期的艺术特色、人文精神、人文思想融入生活,融入建筑而使其得以延续,让后人从其历史文化现场和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使人有一种回归的真实找回故乡的感觉。龙道村古民建筑群的保存为我们研究清代岭南民间军事防御、文化状况、艺术水准、氏族关系、阶级划分等提供了可读、可视、可触的物化史料。

《探访龙道村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