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伞散文
午后,春雨瞬下,伴着凉风,密密斜织,吹散了晨起的闷热。短暂的凉爽之后,便是寒意,教室里,学生再也不用偷开风扇了。有的小女生手牵着手,闯进雨中,纵情奔跑,很快就被她们的班主任逮了回来。雨天的操场,因没有孩子们的踩踏,小草们似乎一下子,全冒了出来。小麻雀们蹲坐在操场台阶边,路人来了,它们也懒得起飞。杨叶愈加稠密,树上的鸟窝估计过几天就看不到了。春日,绿意归来。春雨,绿意恣意。
放学了,诗意的雨,变成了扰人的雨。乡村的学校,雨中送伞的家长是不多的,爸妈外出打工居多,家里的爷爷奶奶行动不便,下雨了,任凭孩子淋回家。我把能借到的伞全借到,给了小孩子们,还是杯水车薪。豪爽的学生,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头扎进了雨中。胆怯的学生起初等着,耐不住回家的诱惑,还是闯进雨中。我的学生时代,似乎也是这么过来的。小学初中离家很近,走路十五分钟内就可以到达。北方的郊区,风景尚好,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户人家门口种了一行白杨树,夏天的我尤爱这一片绿荫,躲过酷日,得以清凉,再一口气飞奔进学校。然而,雨天时,白杨下,泥泞不堪,雨点总砸着糟糕的心情。学校里等不来爸妈,跑到白杨树下,远远看到家门,还是没有作文里常写的雨中送伞的爸妈,灰溜溜地回到家,胡乱擦擦雨水,忘记发脾气,只顾得盯电视。
可是,在我的.高中,爸妈开始送伞了。高中需要骑自行车,顺风时,十五分钟内狂骑至校门。逆风时,则需花二十甚至三十分钟至学校。骑经一条宽阔的大马路,那里有一溜整齐的法桐树,还有一棵老苦楝树。老苦楝树一片叶子还不及年幼的法桐叶大,倒是虬枝劲干,铮铮铁骨。雨夜,狂风骤起,在学校的我哀号,难道得逆风淋雨回家了?可是,小学初中时从不送伞的妈妈出现在学校门口。从那以后,高中三年,每一个下雨天,爸妈总会来迎我。
苦楝木久经风雨,也止不住雷电的狂轰,劈下一条粗枝干,那一夜,妈妈骑着自行车奔向学校,与它擦肩而过。风雨停后,苦楝木雪白的豁口让我看得心有余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楝木豁口颜色加重,新枝嫩叶庇护,再也看不到了。雨中送伞的高中,也消失在某年的六月。我问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送伞,我长大了倒送伞?妈妈说得很直接,小学离家近,淋也淋不了多少,高中太远了,得送。我哑言失笑。
雨中送伞,这是小孩子们永恒的写作素材,从一年级写到九年级。雨中送伞,其实是乡间孩子们内心最期盼的。奢望,爸妈会突然出现。期望,总有一把雨伞属于自己。可是,没伞的孩子还是得努力奔跑。今天,携手跑回家的小孩子们,或许,会躲在屋檐下片刻,接着沿着白杨树下的乡道奔跑,听着窸窸窣窣的杨叶声和自己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或许,会一直奔跑在泥泞的小路上,深一步浅一步,泥浆摔满了裤腿。可是,推开家门,还没来得及抱怨生气,他们的心思就会被好看的电视、好吃的饭菜吸引住了吧?
长大了,爸妈送伞,你们会发现,爸妈其实一直在为我们打着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