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高中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作文 篇1古道西风发表日志:过年
寒假已经过半了,一直宅在家里——过年!可怎么都觉得这“年”过的没有了一点儿兴致,除了赴宴、逛街,就
是睡觉,真有点儿害怕过年了。我一直认为现在只是时间上的过年,真正的过年是在童年的时光里。
在儿时的老家,一到腊月,对村里人来说就是放了长假,地里、湖里(就是老家的庄稼地)都空了,只有小麦苗,其他的都归仓了,偶尔有未成年的驴儿、牛儿、狗儿在湖里和孩子们玩耍,大人们就开始打扫院子,码好柴禾,窖好山芋,盘算着今年的年怎么个过法。
那时,对我来说,等待过年的日子是难熬的。从天已变冷开始,就算着放寒假的日子,算着离过年的天数。那时,我最期盼的就是我小舅过年回老家,因为我和姥姥住在一起,他回去就是到我们家。他来了除了带我玩之外,还会从他大大的皮包里掏出一份城里带来的礼物,在那时,一份从城里带回的礼物会让我的心里漫溢着惊喜。只在过年,生活的日历上才会出现这一抹亮色,只在过年,我的童年才能开启这份惊喜。
终于到了期盼的过年,在儿时老家的过年是从腊月底开始的。
年前的几天,是家里比较忙的。父亲是名教师,天一冷,学校就给孩子们放假了,父亲安排好学校的事情,就会顺便带些年货回家,父亲购置的多是猪肉和家里没有的蔬菜,猪肉带回家后,父亲会用绳子挂在屋里的梁上,主要是防止老鼠和猫给先吃了,因为这块肉要用来过年招待客人,但是有时也防不胜防。一回到家,父亲就会张罗给村里的人写春联,老家叫写对了,因为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父亲在案上写,我也在旁边帮忙裁纸、牵纸,到了上三、四年级了,一些门边、门楣上字我也给写几个呢。这一写就是三五天,全免费的,父亲到去世前几十年一直坚持这件事,而且乐此不彼。
母亲和姥姥在年前工作,我的记忆中就是熬糖、蒸馍,油炸一些面食等。印象比较深的是农村过年蒸馍,每家都会蒸好几笼屉,先放在外面晾,然后放在缸里储藏,一直能吃到出了正月。那时经济条件差,家里都会蒸两样馍,一种是纯山芋面的,有时也有玉米面的,一种是山芋或玉米面外面包裹着一层小麦面的,后来条件好了,也会蒸一些纯小麦面的,主要用于家里招待客人的。前一种馍,刚蒸出来的
吃懒做,妻子为了教育丈夫改邪归正,想一计策,假装生病迫使其丈夫为她擀面叶。从此以后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大路上来了我陈士铎,一去赶会三天多”,这个出名的唱段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
年,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着,我们在企盼中由小孩子长成了大人,年的味道也在年轮中,不知不觉地渐渐淡了。也许是人们现在的日子过好了的缘故吧,对年的那种祈盼、期待、欣喜都被眼下富足安康的生活情趣湮没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每每想起儿时在乡下过年的生活就感到分外的甜蜜、亲切和弥足珍贵。
高中作文 篇2窗前白色的风铃草渐渐凋零,像花开时那样悄无声息。这一瞬间,沁雪仿佛看到,心中的梦,像花那样破碎了。为什么,这属于花季的梦如此脆弱、透明、易碎?
——题记
Part1
沁雪窗台上种着一株风铃草,她是那样喜欢风铃草,每天都精心地为她浇水,让它晒太阳,希望它早日开花。沁雪心中有一个梦,梦想着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穿上雪白的天鹅服,在舞台上绽放舞姿,她相信,有一天,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梦想实现……
Part2
风铃草的种子发芽了,一颗嫩绿的小苗,好像伸出的双手,想要拥抱灿烂的阳光,接受清晨露珠的洗礼,快快长大。
不知为什么,沁雪从小就对舞蹈那么着迷,如痴如醉,会盯着电视中的舞蹈节目发呆,对于台上的舞蹈演员,她羡慕极了!不久,这让她喜欢音乐的爸爸发现了,爸爸决定让她学习芭蕾舞。她可乐开花了。梦想的旅途,从此起程。
等待总是漫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苗一天天长高,叶子一片又一片地生长着,越来越翠绿。在这个过程中,风铃草学会了享受阳光,接受雨水;风儿吹过时,它聆听淡紫色窗帘上风铃的吟唱。它逐渐懂得了坚强,根亦越扎越深。
原来,舞蹈演员在台上表演是那么不容易,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呀!压腿,下叉,下腰……这些舞蹈的基本功,沁雪努力地练习。曾经,她痛得哭了;有时,她甚至想要放弃,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鼓励自己一定能行。成为舞蹈演员的梦想,渐渐在她心中发芽。这些日子,笑声交织着泪水。
终于有一天,沁雪惊喜地看到风铃草开花了,洁白洁白的,仿佛在风中翩然起舞的雪花,在阳光和清风下,绽放出最动人的姿态。在风中,它轻轻地为风铃草的歌声伴舞。在清晨的露珠下闪动出迷人的光芒,散发出阵阵清香。它是那样安静,默默地开放。
每一天,沁雪都坚持练习。终于,她成了舞蹈班中跳舞最棒的。老师让她上台做示范动作。她知道,这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沁雪并没有因此放松练习,相反,她更刻苦了,她相信自己的芭蕾之梦终会实现。
Part3
有一天沁雪放学回到家,沁雪像往常一样去看窗台上的风铃草。这一次,她失望地发现,风铃草凋谢了,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依旧那样安静。白色的风铃草,失去了盛开时的光彩,变得黯淡起来。沁雪的心好痛,如刀绞一般。她不断告诉自己,风铃草还会再开花。
“雪,你星期天早上要去读作文,就别去跳舞了!”妈妈不知什么时候,从房门走进来说道。沁雪正在为花落而伤心,听到这句话,她终于按耐不住了,大哭出来。为什么?沁雪不明白,自己成绩优秀,妈妈怎么还强迫自己去学什么作文,学作文也就罢了,还要放弃自己最心爱的舞蹈。就这样放弃梦想么?她才刚刚被省城最好的芭蕾舞学院录取呀,她不甘心!
沁雪极不情愿地去学作文,心不在焉。再后来,她上中学了。沁雪变了,她过去的活泼渐行渐远,她变得很安静,她的语文老师是个年轻的姑娘。放寒假的时候,她们总爱互相发短信。在不经意间,沁雪告诉了语文老师自己会跳芭蕾舞。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在语文老师和好友的鼓励下,沁雪重新站到一个新的舞台上,跳起了芭蕾舞。优美的舞姿,赢得了阵阵掌声。
表演后,沁雪心里挺开心的。回到家,她发现那株风铃草竟然奇迹般地再开出一朵更美的花儿,兴奋、快乐……难以言表。沁雪似乎再次看到了梦想的希望,但随后她又发现,将近一年没有练习,身体早已僵硬,从头开始,是多么残酷的事!
Part4
一天傍晚,妈妈提起某个朋友的孩子,读了高中之后,埋怨父母没有让自己学一项专长。沁雪又哭了,为了这件事,她哭过多少次,多少次,她独自悄悄哭泣。沁雪不懂,为什么,为什么大人们总是这么奇怪?“当初是你们不让 ……此处隐藏4331个字……的巷子里布满了斑驳的青苔,参差的石板泛黑,显示出了岁月的痕迹。我站在小巷子里,微风轻拂脸面,竟有种淡淡的忧愁。
巷子尽头,是一间简陋的平房,房门是木制的,上面的红漆已经掉落,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锁。
这,是我的老家。
外婆是个十分倔的人,印象里,只要是她认定了的事,就算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其中她最坚持的东西,就是门上的那把年代久远的锁。
据说,那把锁是我从未谋过面的外公送的。当时外公外婆都还只有十八九岁,外婆在读女校,东西总是收拾不当频频失踪。外公因此翻墙给外婆送了这把锁,那天下大雨,墙面很滑,外公还险些摔了腿。
不知道是因为这把锁的缘故还是外公的缘故,从那以后外婆再也没丢过东西。
外公去世于二十年前的冬天,外婆说,那是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日子,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的,没有一点杂色,白得甚至令人感到窒息,像是一个牢笼,禁锢着大地。正是这样的一个日子里,外公却要出门送货,一大早,外婆的右眼皮就一直在跳,还劝外公不要出门,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天冷路寒,外公出事了,在村口的小石潭边与迎面驶来的小汽车相撞了……
外婆没有哭,像个木偶般,静静地坐在外公身旁搓着他的手,仿佛如此外公便会醒来,对着她温柔地笑,轻轻的说:婉儿,我没事,又让你担心了吧……但这一次,外公不会醒了。
记得小时候,外婆无论多忙总会抽空来擦擦这把锁。外婆说,外公一定还在她身边,外公送的东西她要保管好,这样老头子就会感到温暖呢!看到这个时候,外婆就会讲她和外公的故事,讲她们平凡的半辈子,外婆总是说着就停住了,仿佛又忆起了当时外公的笑颜……
外婆是在我十岁那年走的,她走得很突然,在一个午后,就那么毫无征兆地走了,她手上紧握的依旧是那把锁。
后来,我便随母亲去了小镇读书,那把锁便一直锁在了老家门上,也锁在了我的心里。
突然,一滴水滴在了我的手上,把我拉回了现实。
我知道那把锁是一段回忆,是一个故事,是外公与外婆相濡以沫的见证。
回忆,是一座桥,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忧伤与感动。
淋着雨,我踏上了归家的路,雨水打在我的脸上,像是一首老歌,或许,这是一个幸福的结局,但令我感动。
高中作文 篇7乐声悠扬,生命转瞬,随那撩动的琴弦幻化为今生的永恒;绿意常在,信念永驻,随那枝头的绿意升华为无限希望。
绿意常在,是永存新生的力量。如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生生不息,生命蜕变的力量,感召万代世人;如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希望永在,信念永存的力量,引领着时代进步;如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搏击人生,永存新生的力量,显现这里是的风浪。我们不曾忘记花谢花开的精彩瞬间,一抹绿意撩动出新生的春天,我们不曾忘记破茧成蝶的誓言一缀绿意勾勒世纪的华彩。是绽放的新生,浮动波光粼粼;是永久的绿意,挥洒这新生不弃的力量。
绿意常在,是永存宁谧的安慰。广袤宇宙,世事变迁。拥有一丝绿意,是清凉的夏意送来的慰藉,是黑暗的明灯送来的安慰,是足下坚实的土地,人生不再是徜徉不知前方,不再是徘徊踌躇忧伤,前方将是枝繁叶茂,前方将有绿意葱葱,郁郁翠翠的绿叶是寄托永恒情怀。那绿意,抚平心灵的创伤,抚平被烈日灼伤的疤痕,绿意常在,常有风轻云淡的境界,常有瞬间幻想的绝伦,常有安宁静谧的安慰。
绿意常在,是永存希望的羽翅。我们不曾忘记“可乐男孩”薛枭从废墟中抬出时那乐观从容,带着希望的笑脸;我们不曾忘记“敬礼男孩” 郎铮在担架上以一崇高的军礼献出敬意,赞出希望;我们不曾忘记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勇敢的林浩,满怀希望,搭起同学生命的桥梁;我们不曾忘记人民警察蒋敏在痛失亲人的阴霾下,用坚忍与乐观为灾区人民捎去春天的绿意,那是心灵的春天,那是充满希望的明天。天若有情,你的爱幻化为人间的大爱,那是最美的风景,纷飞的雨丝中,看不清你模糊的表情,只有心相通的感触。大灾面前,正因为我们心间永存希望,我们才挺起这民族不倒的脊梁。那希望,是心间绿意的的彰显;那希望,是人人绿意的传承;那希望,是灵魂绿幽的诠释。满怀希望,常有绿满枝头,常有绿意人生。
时光转瞬即逝,人世悲欢离合,多少个时代不断更替。追古溯原,忆往峥嵘,多少段历史不断更改。唯有绿意常在,心中才永有安慰;唯有绿意常在,心中才永有新生信念。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唯有绿意常在,心中才永有希望,才能够挺起民族的脊梁,谱写时代的华章。
高中作文 篇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多么熟悉的节奏。秋,在这里是一种布景,一种暖意的悲凉。“行人临发又开封”,他怕寥寥数语还写不完对家的眷恋。
有多少眷恋,用笔画可以写清,又有多少温软,被秋风张罗不开。心中的愁苦浓得不能化解,就携一袖暗香,在卷帘的西风中,将它们稀释成一些简单的字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斯人已去,南宋已成史书里的影子,可有一些心情却成为了永恒,融入了天地自然。当每年的秋风携起那些歌咏,那些谓叹,人们的心头,都会不觉泛起和他们一样的,眷恋的波纹。
不觉想到了张继。《枫桥夜泊》里没有一字“秋”,而那些“秋”的意象,却组合出了“一城月色一夜钟,一艘客船一书生”的意境。读起这首诗,我总是被那“霜满天”的无形寒气所侵袭。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落第可能算不了什么,那些年事不小的考生都叫“童生”呢,但是那一天有多少落第者,他们的心情不会比张继轻松。
只是因为他的诗里那份对清幽的执着,上天才赐给了寒山寺那一面珍贵的土墙。
可是故事并没有停止在那个秋夜。第二年的张继重整旗鼓,终于中了进士。这一点却少有人知,我们一直认为,张继是千年的落榜者,他注入了一腔情怀与秋色共舞的背影,无需一个进士的名号。那时冷僻的寒山寺里的诗句今天早已成诵,而那时风光的进士及第的名状,今天又有谁人知晓?
时间,是价值的终极裁判。
他不问人的生命长短,只问人的灵性本质。滕王阁的笙箫,宴会的盛况,被一个叫王勃的书生用文字总揽。“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巧的是,他也拈来了秋天,不仅是时间背景,而且是空间的背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他的生命底色,那不羁的,高远的,正是他对梦想的眷恋。英年早逝的王勃,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失去价值。相反,它被无限地延长。
秋色,永远只有半城,装不满诗人的潘江陆海。可是才子的天资,正是在于他可以加入一笔生命的体验,那字句顿时丰盈,那半城的秋色,就溢满一城的诗。
点评:联想意象丰富,想象增添秋色。作者从张籍的《秋思》开始,想到醉花阴下的李清照,想到落榜孤寂的张继,继而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表达的思想也由浅入深,由思乡到怀人,由落寞到旷达,再到对生命价值的探索。而这些都在“秋”的大背景下层进地展开,让我们看见秋光中神情各异的人们。古今之人的感情,大抵也相同吧。作者在联想和想象中,传达出这样的主旨:在秋的舞台上,诗人用文字舞出生命的丰润,秋天托举起的,是多少成诵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