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家大院》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静月清荷所作散文《李家大院》,是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不经意间读下来,却留在心头久久不去。这个年本过得平淡,正月初九读了静月的文。戊戌年里才有了些滋味。作者笔下《李家大院》的几个镜头,好似时下精致的微电影。虽短暂得让人不忍,堪称洗练精粹。如同几缕亮光忽闪:几声玉石轻扣。让人眼前明媚,心泉涌动。文字的力量正在这里。写出了画面,听得到声音,却又令绘画和音乐所望尘。留给人无限想象。
《李家大院》打动我,促使我提起笔想要写下点什么。于是,心中摸索着描着个轮廓,冒昧拟了若干小标题。但愿不会因我的拙笨歪曲了上等的好文。
一、质朴、纯真、鲜活
“生身之地是一幢早已消失得渣也不见的,用碎砖土坯垒起的房.......”这是《李家大院》开始句子。文字似平淡而起,却是功力所在。读下去使人仿佛忘记是在看文章。越过了文字的限制而与作者一起回到了她的童年和过去,一起审视和品评大院砖石草木。经历那个顽皮活泼的女孩子昔日剪影。
“渣也不见的,用砖垒成的房......”这是多少人记忆中的童年和过去,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年龄和时间该使多少人压扁淡化和遗忘了自己的过去。成年乃至中年都是从童年走来。谁不善回忆和怀旧!人到中年,越到往后,回忆越多。生命的'美好,时光的可贵,更让人们的回忆打上些许感伤和惜惋,或者是美妙与明媚。大院的日子便是后者。我们看到的是竟连感冒发烧在那个昔日的小女孩记忆里都是快活的。
“病了发高烧了,指着土墙上凸起的泥巴直嚷嚷:爷,把星星给我摘下来,我要星星。”
童年的快乐是无所畏惧的。“粗布做被做褥,还要熬一大锅米汤桨一浆,大冬天往被窝里钻着实是个考验,身子哧溜钻进去,一股凉劲从脚窜到脸。”这样的生活我也有过的。但从脚窜到脸的凉劲有算什么呢!孩子就是神仙一样的,快乐便忘记一切。
这些鲜活的描述,贯穿全文。如一一举例,只好全篇搬过来了。
静月的短文,没有弄笔人的生硬造句,刻意排铺。所以才更加生动感人。是一种真粹的美。
二、短小、精粹、自然
短文章往往更难写,因为小,便不好大肆铺陈。要在有限的文字里表现场景的真切,表达感觉的清新,刻画人物的灵魂。不具文字的功力与生活体悟的深刻和丰富,是绝做不到的。然而,静月做到并且做得好!文章通过“小格木窗”“秋天木叶”“蓝白粗布”及“从脚窜到脸”等形象描写,将大院特定的生活场景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唤起读者对大院的深深眷恋与向往。“摘星星......发高烧”,还有因为淘气而在“鼻上留下疤痕”等让人看到当年那个大院里的妹子该是何等天真,何等顽皮。
“爹爹在放粮食的屋子里,给我隔了个小屋”写出了这个亲“闺女”的得意与娇嗔。这些十分真切和暖人的描写。把个小文调弄得涟漪微起,久久地远远地扩散去。
“这一隔开,便是二十多年”之后便是老屋的衰败。时光不给人留下什么情分,当年那个让小女孩留下美好童年的老屋和大院,随着作者的长大和离开,不见了昔日的风光。人长,物旧。物是全非。过去的再也不会回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的过程。没有例外。即便场景依旧而人已新貌。那感受同样是复杂与难以叙说的吧。
结尾,作者引古人词,并加以改编的拓展。以半玩笑的口吻,突出一个“好”字。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纪念和回忆。
文章用笔极少,效果却甚佳。堪为短文之范。
三、美的眼睛心灵和文字
谈到写作风格,不好去和什么格式和规制去乱套。但同是文字,总可以有些东西可作比较。老舍的作品,是鲜明的京味。听得出得京话的特点。却又是经过作者对的语言精熟,加以提炼与凝聚得更好更美的叙事话语。静月的语言清新自然洗炼,富有一个成熟写字人的特有魅力。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李家大院》的原因。读静月的文字,很顽固地以为她是一个可以用笔写书的人。
一颗美好,温暖,仙子一般纯洁充满人生爱恋的心灵。一双敏感,十分细仔,能够让文字传达人类情感不一般的眼睛。透过静月的文字把她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体悟鲜活地带给了我们。
若将静月的文字拿来与古典文学比较。同是女性作者。没有了过去女性的闺中小家女的痕迹。却是我们现代人所共同感受世界看待生活的情感态度和方式。作为职场女性,作者的眼界,心胸,文学素养,堪为现代人所娇傲。我们愿作者以她的笔,写出更多让人感动,因而更加美妙的文字。
静月的文字本少,我的赘笔却无法精简而臃长。但愿我的感想没有太过偏离《李家大院》的美韵,若稍稍贴边,不胜至喜。不妥处敬请作者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