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独酌》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酌》读后感1
前不久孩子带回来一本《我爱古诗词》,那装订精美的封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更使得琦琦爱不释手。随即收到了张老师的古诗吟诵活动通知,秀才、举人榜眼探花这一个个鲜活的字眼无不在诉说着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琦琦每天都劲头十足地读古诗,有些是小时候就背过的,因此再拿出来读一读就背出来了。但大多数古诗意寓丰富,孩子难以理解,如《月下独酌》一诗,单题目上的独酌一词孩子就不明白,但孩子很想背会它,于是我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和孩子一起来背诵。我们先给孩子解释酌的.意思,然后告诉孩子这位诗人---李白,他是一位很爱喝酒的诗人,并且他的许多诗都是在他喝酒的时候作的,这首诗也是。你看他一人独坐在花丛中,面前放着一壶美酒,但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能对着夜空邀请月亮一起共饮。接下来我们各自扮作李白,盘膝而坐,一边痛饮一边吟诵诗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小孩儿的模仿能力最强,看着我们玩的很有意思琦琦也加入进来了,一遍又一遍的跟着我们说了起来。此时他的注意力已经由有意识的古诗背诵到无意识的游戏参与中来了。当他兴致正高的时候我们又提议每个人独自表演,其它人用动作提示。
看着孩子一边表演一边吟诵着古诗,我知道孩子理解了这首诗,而且愉快的学会了着首诗。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快乐,也期待向大家学习更好更快乐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前行!
《独酌》读后感2
今日读汪曾祺先生的《独酌》,读到一句很好的话: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汪老说他是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故写不好泰山、不适合写泰山,对于高山,只好仰止。
且不论事实如何,在我身上,这确是有几番道理。我许久没有写文了,是内心对自己文字不满意的缘故,自以为写不出逻辑严谨、脉络清晰的言论,也写不出那种让人触动颇深的感性文字,倒不如不写,免得尴尬。
有时读了一本好书,也想提笔写写读后感,与人分享,落笔时却发现虽然内心感触颇深,但胸中笔墨甚少,竟无话可说,只好作罢,任由细微感受一点一点淡化,乃至消失殆尽。
回看以前写的文字,大约四五年前,尤爱华丽辞藻、优美修辞,也喜欢化用诗句和歌词,由此落得了个“有文采”的名号。如今走在路上或坐于桌前,偶或飘出几个好句,苦思冥想一番,终不成文。终究是失了那份“灵气”,写不出好文章。
这也与人的经历有关吧。以前年少,不懂“愁滋味”,成天张牙舞爪的,喜欢张扬的美,故事轰轰烈烈,文辞极尽华丽之语,力求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如今却不怎么喜欢了,反而更喜欢平淡素朴的文章,文辞真实而不失雅致,故事也不再“惊天动地”,而以细节入笔,注重情真意切。
大概是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些厚重的东西,心静了下来,不像以前那样飘,我对一些事情也慢慢地不在意了,文字受到感应而轻盈了起来。以往文字因修饰过多而显得累赘沉重,去掉装饰后,反而有一种简单灵动的美。
“字如其人”,人也是这样啊。洗尽铅华,拂去功名利禄,人就简单了。想至此,心里释怀了。既然写不出好文章,那就随便写写,权当写日记乐一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