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麋鹿》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麋鹿》读后感1
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杰作,就像切割和打磨一块宝石一样。而读一本短篇小说集,就像在观察这块宝石反射出来的不同颜色的光,每一种颜色都反映出生活的真实。
《菊花》里多愁善感的伊莉莎对任何事似乎都毫不关心,除了那片她引以为傲的菊花田。她无聊而单调的生活就是因菊花而多彩,与丈夫在一起格格不入的生活令她厌恶,而偶遇的一个脏兮兮的男人却使她快乐。“她竖起领子,不让他看到她在无力地哭泣,像个老太太一样。”伊莉莎是个女性,但她却始终没有做一名女性的权力。
作者约翰具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力,简单的一篇《菊花》,却谴责了社会对当时赢的自我梦想的.操控。这就是面镜子,二十世纪的弊端在二十一世纪依然“魅力不减”,所以,小说不是娱乐,它是教人反思。
保罗是个叛逆的男生,老师和学校的严厉批评对他毫无作用。他喜欢在胸前别一朵康乃馨,总是一副深沉的样子,骄傲的不可一世。然而面对家里那一切破旧而又肮脏的一切,他却又无可奈何的放下所有尊严。在保罗的世界里,大自然几乎总是披着丑陋的伪装,某种认为做作的成分对他来说似乎是美丽的必需品。于是保罗去了另一个城市,彻底地做了一次“有钱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狂欢过后,保罗却突然明白,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所有的斗争到头来都是一场失败的游戏。但,后悔似乎已来不及……保罗没有结局。
而这,就是当代年轻人反抗命运的结局,不是所有人都像盖茨一样拥有强健的大脑,也不是所有人都向马云一样有能力一夜暴富。我们都是普通人,命运都是既定的。做不到改变命运就让自己改变!这是保罗没做到的!
《麋鹿》是一本伟大的小说集,我仅仅选了其中的《菊花》和《保罗事件》,这已足够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辨清社会的方向,健康成长!
《麋鹿》读后感2
这是一本精彩绝伦的美国短篇小说集;这是一本充满趣味的短篇小说集。猜猜它是什么?没错,它就是《麋鹿》。
《麋鹿》这本书是美国作家雷·拉德伯里,而这本书里的8篇文章,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故事,每篇文章都像一颗颗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的光。
我最喜欢的一篇便是雷·拉德伯里本人写的一篇关于捕捉麋鹿的《麋鹿》了。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写作者和老练的猎手马修离开镇子,来到麋鹿密集的大峡谷捕猎的事情。猎手马修勇敢而又老练,既聪明又富有打猎经验。作者是新手,胆子很小,弱不禁风,总会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节外生枝,可见是马修的一个“包袱”。在暴风雪中,作者和马修又累又冷,但马修却沉着冷静,淡然地点燃了一棵松树。“哗—— 刺啦——”剧烈的火燃烧着树干,作者吓得笨拙地后退一步,但是松树很快就停止了燃烧,成为一团黑炭。就这样,作者和马修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回到了镇子上。读完这篇文章,我被这个故事感染了,我仿佛看到了马修正背着一个巨大的鹿角,挂着一个筐子,筐子里装满了许多条被精心割下的麋鹿肉,还手拿着钢刀,飞奔着追捕一只看上去望而生畏的巨大公麋鹿。还有作者因为恐惧和寒冷而一边紧跟着马修,一边瑟瑟发抖。它还描绘出一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在马修引导作者走出森林的过程中,让作者了解到野生动物世界以及自己的品质。马修的勇敢和作者的笨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对大自然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描绘,真是令人佩服。
阅读这部文集,就像欣赏一块切割好的、有许多面的宝石:取决于你怎么拿着它,从哪个角度看它,这样你会看到许多表面都可以反应出它关于生活的真实。